香樟,作为城市绿化中常见的树种,静静伫立在街头巷尾,见证着城市的变迁。它原产中国南方及越南、日本等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不仅以翠绿身姿装点环境 。香樟为樟科樟属植物,根、木材、树皮、叶及果实等不同部位在中医药应用里,各有独特价值。
【形状特征】
树干
高大通直,树皮灰褐色,有纵裂纹理,质地坚硬,散发淡淡香气 。
叶
互生,革质,呈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全缘,表面深绿有光泽,背面灰绿色,离基三出脉清晰,揉搓时香气更浓郁 。
果实
近球形,成熟后为紫黑色,小巧且有一定光泽 。
【性味】
味辛,性温。归肝、脾、肺经 ,其温热之性与辛散之味,为药用功效奠定基础。
【功能主治】
根与木材
能祛风散寒、理气活血、止痛止痒 。对于风寒感冒引发的头痛身痛、风湿痹痛导致的关节不利、胃脘疼痛的闷胀不适,以及跌打损伤后的瘀血肿痛、疥癣瘙痒的皮肤困扰,都有一定调理作用 。
树皮
可行气止痛、除风湿 ,针对吐泻腹痛的急骤不适、风湿痹痛的缠绵难愈,能发挥辅助缓解功效 。
叶
擅长解毒消肿、杀虫止痒 ,外用时,对痈肿疮毒的红肿热痛、湿疹瘙痒的反复难消、虫蛇咬伤的突发肿痛,能起到改善作用 。
果实
具备散寒止痛、消食化滞之功 ,可帮助缓解胃寒腹痛的冷痛拘急、食积不化的胃脘胀满 。
【用法用量】
内服
根、木材、树皮等,煎汤通常 3 - 10g ;果实 3 - 6g ,也可入丸、散剂使用 ,需根据病情与个体差异调整。
外用
叶、树皮等适量,可煎水外洗患部,或研成细末调敷,也能直接捣敷 ,借助局部作用发挥疗效 。
【药用+应用】
香樟不只是药房里的药材,还具有生态和工业价值。
药用价值
香樟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如樟脑、桉叶素等 )、黄酮类、生物碱等多种成分 。樟脑有局部麻醉、止痛、防腐效果;挥发油则具备抗菌、抗炎、驱蚊等生物活性 。在传统医药实践里,香樟常辅助应对风湿疼痛,外用减轻皮肤瘙痒、肿痛,是民间实用的 “天然药材” 。
其他价值
生态价值
香樟是优质绿化树种,树冠浓密,能净化空气、吸附灰尘、减弱噪音,为城市营造宜居小环境,也为鸟类、昆虫等提供栖息场所 ,维系生态平衡 。
工业价值
香樟木材因香气持久、耐腐防虫,成为制作高档家具、建筑装饰、雕刻工艺的优选材料 ;樟脑在医药领域可用于制作外用止痛止痒药剂,化工方面可生产防虫剂等产品 ,经济价值显著 。
注意事项
古籍《本草拾遗》提及:“樟木,性温热,多服、久服恐助火伤阴 。” 孕妇体质特殊,应慎用香樟相关药用部位;阴虚火旺者,本身阴液不足、虚火内生,服用香樟易加重症状,需忌服 。皮肤过敏人群,外用香樟叶、树皮等时要谨慎,若涂抹或熏洗后出现皮肤红肿、瘙痒加剧等情况,应立即停用,必要时就医处理 。
香樟,于城市是默默奉献的绿色守护者,于医药是蕴含潜力的天然宝藏。深入了解它,合理运用它,让这城市绿影里的 “宝藏”,更好地服务健康、扮靓生活 。
作者: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赵翩
审稿专家: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药师 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