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滋阴补肝的“民间圣果”——桑椹

发布日期:2025-11-06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黄兆祥

桑椹,又称桑果、桑粒、桑枣,是桑科植物桑的成熟果穗。它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更是一味历史悠久的中药,被誉为“民间圣果”。然而,桑椹虽好,却并非人人适宜,食用方法也有讲究。今天,我们就从科学角度全面解读桑椹。

性味归经

桑椹性寒,味甘,归肝、肾经。

功效

中医理论认为其具有 “滋补肝肾,养血滋阴,明目黑发,润肠通便,抗衰老” 的功效。

适用

尤其适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腰酸、头晕、耳鸣、须发早白,以及血虚、肠燥所致便秘的人群。

桑椹为何这么“补”?

现代研究发现,桑椹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是其功效的物质基础:

花青素、芸香苷

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强抗氧化能力,有助于延缓衰老。

维生素C、胡萝卜素

增强免疫力,保护视力。

有机酸(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

促进消化,调节肠道。

脂肪油(以亚油酸为主)

有助于调节血脂

鞣酸

虽具收敛作用,但过量摄入可能影响矿物质吸收。

以下人群适合适量食用桑椹

适用人群

推荐配伍

传统用法

贫血者

桑椹 + 龙眼肉

炖服

自汗盗汗者

桑椹 + 五味子

煎服

肾虚者

桑椹 + 枸杞/何首乌

煎汁饮用

神经衰弱失眠者

桑椹 + 酸枣仁

食用

肠燥便秘者

鲜桑椹 + 蜂蜜

食用

以下几类人群应慎食或禁食

糖尿病患者

桑椹含糖量较高,切勿多食。

脾虚便溏者

其性寒凉,可能加重腹泻。

儿童

不可大量食用,谨防中毒。

据临床报道,儿童大量食用桑椹后可能出现呕吐、恶心、腹痛、腹泻、烦躁、神志恍惚,甚至血压下降、昏迷等中毒症状。现代研究指出,桑椹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会降低胰蛋白酶活性,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引发消化道中毒反应。

食用与加工须知

不适用铁器

唐代医家苏恭指出“桑椹最恶铁器”。现代科学解释是,桑椹中鞣酸含量高,易与铁器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与安全。

选紫忌青

应选成熟紫黑色桑椹,红者次之,未成熟的青桑椹鞣酸含量更高,会阻碍铁、钙吸收,有害无益。

总结

桑椹,这枚凝聚了天地精华的紫色珍果,完美诠释了“药食同源”的古老智慧。它让我们看到,大自然早已为人类的健康准备了丰富的馈赠。然而,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懂得“取其益”,更在于清醒地“避其害”。唯有以科学为舟,以常识为桨,我们才能在享受这千年圣果滋养的同时,安全驶向健康的彼岸。记住,最上乘的养生之道,永远是——识其性,知其度,方能得其益。


作者: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黄兆祥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