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药的宝库中,有一味药材格外特殊,它并非源自当下的植物或动物,而是来自遥远地质年代的深处。它就是龙齿——为古代大型哺乳动物的牙齿化石。当这些沉睡千万年的巨兽之齿被发掘,成为中医手中一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的要药。

本品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牙齿化石。主产于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全年可采,挖出后,除去泥沙,敲去牙床。以断面吸舌力强、色青白、有蓝灰色荧光斑点者为佳,俗称“五花龙齿”。
呈齿状或破碎成不规则的块状。完整者可分为犬齿及臼齿。犬齿呈圆锥形,先端较细或稍弯曲;长约7cm,直径0.8~3.5cm,先端断面常中空。臼齿呈圆柱形或方柱形,略弯曲,一端较细,长2~20cm,直径1~9cm,有深浅不同的沟棱。表面为青灰色或暗棕色者,习称"青龙齿";为白色或黄白色者,习称"白龙齿"。

甘、涩,凉。归心、肝经。
镇静安神: 本品质重沉降,入心经,常用于心神不宁、惊悸失眠等症。
平肝潜阳: 其性凉,入肝经,能清泻肝热、潜镇肝阳。
镇心丸(《太平圣惠方》)
药物组成:龙齿、人参、地黄、防风、当归、茯苓等。
功能主治:养心安神,镇惊定悸。适用于心气不足,惊悸多忘,或心神忧恸,喜怒无常,以及风邪侵袭所致的心神不定。
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药物组成:龙齿、茯苓、茯神、人参、远志、石菖蒲。
功能主治:益气养心,镇惊安神。适用于心胆气虚,易惊易恐,心悸不宁,夜寐不安,舌淡苔薄,脉细弱。
先煎
龙齿属矿物化石类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入汤剂时需打碎先煎30分钟以上,再与其他药物同煎。
辨证用药
本品性凉质重,适用于热扰心神或肝阳上亢的实证。心血不足、心脾两虚等虚证所致的心悸失眠。
孕妇慎用
因其重镇之性,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龙齿作为一味矿物化石药,其性凉质重,功专镇惊与潜阳。它凭借质地沉重的特性安定神志,借其属矿物的凉性清泻肝热、平抑上亢的肝阳,为治疗热扰心神或肝阳上亢所致的精神不安、失眠惊悸,提供了独特的治疗思路。这味穿越千万年的远古馈赠,在现代中医的方剂中,依然是帮助心神重归宁静的一道坚实屏障。
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医院 邹庆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