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立冬了,你的身体该“充电”了!中药进补避开这些坑

发布日期:2025-11-07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东莞市大朗医院 陈益凤

一阵北风一阵凉,立冬节气悄悄到。这意味着大自然进入了“关机节能”模式,准备过冬。而我们人体,也一样需要遵循这个规律,把夏天的消耗补回来,为来年的健康“充电蓄能”。

从药学角度看,立冬是一年中最佳的营养储备期。这时候进补,吃下去的好东西更容易被身体吸收、储存,效果事半功倍!但怎么补,可是有讲究的,乱补一气反而可能伤身。

一、别急着“下猛药”!

很多人一立冬就想着吃人参、鹿茸,结果反而上火、腹胀、睡不着。这很可能是忽略了关键一步——“引补”,也叫 “打地基”。

药学小贴士

立冬后的第一、二周,建议先调理脾胃。可以选用一些药食同源的食材,它们性质平和,能为后续进补“铺路”。

山药:

像“清道夫”一样,能平和地健脾养胃。

茯苓:

帮身体祛除多余的“湿气”,让脾胃轻装上阵。

莲子、芡实:

能“收涩”,帮助固住脾胃的营养。

二、你的“补品清单”

中药进补的核心是“因人而异”。就像充电,手机用Type-C,苹果用Lightning,用错了接口可充不进去。来看看你属于哪种“型号”:

“怕冷型”体质(中医称:阳虚)

自我诊断

手脚冰凉、怕风怕冷、腰膝酸软、夜尿多。

推荐“充电宝”:

肉苁蓉:温和的“补阳剂”,不易上火,还能润肠。

杜仲:擅长强壮“筋骨”,对腰背酸痛特别好。

核桃仁:不仅是零食,更是温肾暖腰的良药。

食疗方:

杜仲核桃煲猪腰、当归生姜羊肉汤(这道汤是经典的御寒药膳)。

“缺水型”体质(中医称:阴虚)

自我诊断:

手心脚心发热、口干咽燥、晚上盗汗、失眠多梦。

推荐“加湿器”:

枸杞子:明目又养肝血,泡水、煮粥皆可。

麦冬:能给肺和喉咙“补水”,缓解干燥。

桑葚:天然的“染色剂”,滋阴补血,味道还好。

食疗方:

枸杞麦冬泡水、桑葚冰糖饮。

“能量不足型”体质(中医称:气血两虚)

自我诊断: 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头晕眼花、心慌气短。

推荐“能量块”:

黄芪:著名的“补气高手”,能提升身体能量。

当归:“补血圣药”,能让面色红润起来。

大枣:平价又美味的补血益气佳品。

食疗方: 黄芪大枣粥、桂圆红枣茶。

三、药师的特别提醒

感冒发烧先别补:

当身体正在对外“打仗”(感冒、发炎),进补就相当于给敌人送粮草,会让病情加重。务必病愈后再补。

儿童慎补:

小朋友是“纯阳之体”,生机勃勃,除非医生诊断,否则不要随意给他们吃补药。

咨询专业人士:

人的体质很复杂,常常是多种情况混杂。在服用任何药物或保健品前,咨询中医师或中药师,是最安全、最有效的选择。

立冬进补,是一门顺应天时的智慧。记住 “先引补,后进补;辨体质,选对路”,科学地为自己的身体“充电”,安安稳稳度过寒冬,迎接一个精力充沛的春天!


作者:东莞市大朗医院 陈益凤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