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养肺润燥,清肺生津之——天冬

发布日期:2024-06-12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廖础欣

天冬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干燥块根。主产于贵州、四川、云南、广西。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切薄片。以色黄白、半透明者为佳。

性状特征:

呈长纺锤形,略弯曲,长5~18cm,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浅不等的纵皱纹,偶有残存的灰棕色外皮。质硬或柔润,有黏性,断面角质样,中柱黄白色。气微,味甜、微苦。以条粗壮、致密、黄白色、半透明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

甘、苦,寒。归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

养肺润燥,清肺生津。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效用分析】

天冬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既有较强的滋阴润肺和养肾阴之效,又具较强的清肺降火之功。对燥热伤肺、肺热咳嗽、肺肾阴虚而见肺燥干咳,顿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等,可达标本同治之效。本品还可益胃阴、清胃热、生津、润肠,亦用于津伤口渴,燥热消渴及肠燥便秘等。

此外,天冬入肺、肾二经,而咽喉为肺之门户,肾经上循喉咙夹舌本,天冬滋阴润燥,清金降火,也可用于阴虚燥热或肺热所致咽喉干燥、咽喉肿痛、喑哑失音等咽喉不利诸证的治疗。


【配伍应用】

1.天冬配麦冬

  1. 天冬善于滋阴润燥,清肺降火;麦冬长于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两药配伍,可增强滋阴润肺的作用,适用于阴虚肺热,劳嗽咯血等。

2.天冬配川贝母

天冬甘苦寒凉,长于滋肺肾之阴、清热;川贝母甘苦微寒,善于清泄肺热而化痰。两药配伍,可增强滋阴润肺,清化痰热的作用,适用于痰热壅肺,伤津耗液,痰黏难咯等。


【鉴别应用】

天冬与麦冬 两者均味百合科植物块根,皆能养阴清肺、润燥生津,同治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咯血、内热消渴及津枯肠燥便秘。但天冬清肺热、养肺阴的作用强于麦冬。

此外,天冬还能滋肾阴,善治肾阴亏虚之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麦冬还能养胃生津、清心除烦,善治温热病或久病胃阴被伤之口干舌燥、阴虚有热或温病热入营血之心烦不眠等。


【成药例证】

1.口炎清颗粒

药物组成:天冬、麦冬、玄参、山银花、甘草。

功能与主治:滋阴清热,解毒消肿。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口腔炎症。、




审稿专家: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刘锐锋 主任药师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