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核心共性作用
4种药物均属于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一致,核心功效围绕“抗炎、免疫抑制”展开,具体包括:
抗炎
抑制炎症细胞浸润与炎症介质释放,快速缓解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如关节炎、皮肤炎症)。
免疫抑制
降低免疫系统活性,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如红斑狼疮)或预防器官移植排斥。
抗过敏
减轻严重过敏反应,如重症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的辅助治疗。
抗休克
稳定血管壁、改善微循环,用于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危急情况。
调节代谢
影响糖、蛋白质、脂肪代谢(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血糖升高、体重增加)。
02、常用剂量换算关系
(以“抗炎活性”为标准,等效剂量换算)
临床替换药物时,需按“同等抗炎效果”调整剂量,以下为口服/注射剂型的常见等效换算(即不同药物达到相同抗炎作用的剂量):
• 氢化可的松:20mg ≈
• 甲泼尼龙(甲基泼尼松):4mg ≈
• 地塞米松:0.75mg ≈
• 倍他米松:0.6mg
举例:若患者需用20mg氢化可的松,可替换为4mg甲泼尼龙、0.75mg地塞米松或0.6mg倍他米松,抗炎效果基本一致.
03、主要适应症
(需医生判断,不可自行用药)
4种药物适应症高度重叠,差异仅体现在“作用强度、持续时间”上,临床选择需结合病情轻重和疗程:
1、轻度炎症/替代治疗(首选氢化可的松,作用弱、代谢快,副作用相对低)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长期替代治疗;
轻症皮肤炎症(如接触性皮炎)、轻症关节炎。
2、中度炎症/常规治疗(首选甲泼尼龙,作用中等,副作用可控):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急性发作;
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
哮喘急性发作、重症肺炎(合并严重炎症时)。
3、重度炎症/危急情况(首选地塞米松、倍他米松,作用强、持续久):
脑水肿(如脑肿瘤、脑损伤引起的水肿,二者减轻脑水肿效果突出);
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需联合急救药物);
重症药疹、天疱疮、剥脱性皮炎;
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04、核心禁忌症(以下情况禁用或需严格慎用)绝对禁忌症(明确禁用,使用可能危及安全)
对任一药物成分过敏者;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可能诱发出血、穿孔);
未控制的严重感染(如活动性结核病、败血症,激素会抑制免疫,加重感染);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
近期手术史或创伤修复期(激素会延缓伤口愈合)。
慎用情况(需医生评估风险后使用)
基础疾病:糖尿病(激素升高血糖)、高血压(激素可能升高血压)、骨质疏松(长期用加速骨流失);
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需权衡利弊,避免长期用);
其他:青光眼(尤其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可能升高眼压)、癫痫/精神病病史(激素可能诱发症状加重)。
05、重要用药提醒
1、4种药物均为处方药,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突然停药(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肾上腺危象,表现为乏力、低血压、昏迷等);
2、长期使用(超过2周)需定期复查血糖、血压、骨密度,必要时补充钙剂预防骨质疏松;
3、用药期间若出现胃痛、黑便(提示胃出血)、关节疼痛加重(提示骨质疏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