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时节,漫步乡野,裤脚常会黏上一些带刺的小球。它看似恼人,被戏称为“烦人精”,实则是《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良药——苍耳子。这位“黏在裤脚走天下的游侠”,可是千万鼻炎患者的“救命恩人”。
真容与使命 苍耳子呈扁圆形,身披黄绿色“铠甲”,最显著的特征是遍体密布倒钩刺。尤其是顶端两根更粗壮的“开山戟”,是它入药时的标志性特征。这身棘刺本是它搭“顺风车”(动物皮毛、人类衣物)传播种子的生存智慧,却无意间成就了药客的宝藏。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它的价值。《神农本草经》记载其能“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翻译成大白话:它能驱散风寒、疏通鼻塞、缓解风湿关节痛,尤其擅长对付那种“十级北风也吹不开”的顽固鼻塞,堪称击碎鼻腔“水泥墙”的“透骨钉”。
经典搭档与常见处方 苍耳子很少单打独斗,常与其他药材配伍,协同增效: 这是治疗鼻渊(急慢性鼻炎、鼻窦炎) 流黄浊鼻涕、鼻塞头痛的经典方。 组成: 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 角色分工: 辛夷:如“架云梯的巧匠”,宣通鼻窍。 白芷:似“破城门的重锤”,散风止痛,化湿排脓。 薄荷:像“扫战场的清风”,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苍耳子:正是那枚“直捣黄龙”的“透骨钉”,专攻通窍止痛。 用法: 多作汤剂煎服。 常用于肺经风热或胆腑郁热引起的鼻塞、鼻涕粘稠色黄、前额头痛。 组成: 常含苍耳子、辛夷、黄芩、栀子、知母、百合、麦冬等。 作用: 清肺热,通鼻窍。 鼻通丸/鼻炎片/鼻窦炎口服液: 许多市售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成药都含有苍耳子成分,取其通鼻窍、止痛的功效。 千柏鼻炎片: 含苍耳子、千里光、卷柏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 应用关键与警示
苍耳子生用有毒!入药必须经过炒制(炒苍耳子),以降低其毒性成分(主要是毒蛋白)的含量。
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过量或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中毒,损伤肝脏、肾脏及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乏力、黄疸等。
苍耳子性温,偏于散风寒、通鼻窍、止痹痛。对于风热感冒、阴虚火旺、血虚头痛者,或孕妇,应慎用或禁用。 自然的启示 下次再遇裤脚上的“小刺球”,不妨多一份敬意。这枚看似粗粝带刺的山野精灵,实则是暗藏济世心肠的良药,只是使用时务必谨记其“锋芒”,安全第一。
审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药学部 杨秀娟 主任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