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起点,“药”无巨细!一个本可避免的遗憾,是一场无知的冒险还是疏忽的代价?药师揭晓如何拆解来自母体的第一道“化学警报”,守护宝宝完美的生命初稿。
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该纪念日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生命起点,通过科学措施预防出生缺陷,守护新生儿健康。出生缺陷是导致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但绝大多数可通过有效手段避免,其中合理用药至关重要。
关于药物致畸
药物致畸是导致出生缺陷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尤其在孕早期(5-12周,胎儿器官形成关键期),对外界因素极为敏感。某些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能通过胎盘屏障,干扰胎儿正常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药物致畸例子,了解它们是为了强调孕前咨询和孕期谨慎用药的极端重要性:
异维A酸(用于重度痤疮)
风险:这是强致畸剂。可能导致胎儿出现严重的颅面部、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警示:服用此类药物的女性必须采取严格避孕措施。通常要求在停药后3个月内甚至更久都必须避免怀孕。这是孕前咨询时必须告知药师的药物。
丙戊酸钠(一种抗癫痫药)
风险:与较高的神经管缺陷(如脊柱裂)风险显著相关,同时也可能增加胎儿认知功能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和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
警示:患有癫痫的育龄期女性切勿自行停药(癫痫发作更危险)。必须在孕前与医生和药师共同评估,尽可能转换为致畸风险更低的药物(如拉莫三嗪),并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华法林(口服抗凝药)
风险:孕早期使用可能导致“华法林胚胎病”,表现为鼻骨发育不良、点状骨骺等;孕中晚期使用则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和出血风险。
警示:需要抗凝治疗的孕妇(如心脏换瓣术后),通常需要在孕早期和临产前切换到更安全的低分子肝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
风险:在孕中晚期使用,会沉积在胎儿牙齿和骨骼中,导致胎儿乳牙黄染(四环素牙) 和牙釉质发育不良,并可能抑制骨骼生长。
警示:孕期抗感染治疗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某些抗病毒药和免疫抑制剂
风险:如用来治疗某些疾病的药物(如甲氨蝶呤),在孕期使用有明确的致畸风险。
警示: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需长期用药的女性,必须在孕前进行用药方案调整。
孕期安全用药黄金法则
计划怀孕,主动咨询:这是最安全的第一步。在您开始备孕时,请带上您和伴侣的所有用药记录(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中药),咨询医生和药师,进行全面的孕前用药评估。
任何用药,必先咨询:从备孕到整个孕期,绝对不要自行服用任何药物。无论是感冒药、止痛药还是外用药,都必须先经过医生或药师的指导。
权衡利弊,切勿硬扛:如果孕期患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等),“不用药”并非最佳选择。疾病控制不佳对胎儿的危害可能更大。应在专业指导下,选择“获益大于风险”的最安全药物。
告知孕周,准确信息:在看病和咨询时,务必准确告知您的末次月经和当前孕周,这是医生和药师为您选择用药方案的关键依据。
预防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预防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策略,这是一张从孕前到产后的全方位防护网。
药师特别警示:警惕药物致畸性
药师结语
在预防出生缺陷日,愿每位准父母都能成为宝宝健康的第一守护者。通过科学备孕、谨慎用药和专业咨询,让我们一起携手,为爱备孕,迎接每一个健康宝宝。
作者: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赵翩
审稿专家: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药师 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