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饮
你是否有浑身没劲儿、心慌,连说话都软趴趴;安静坐着都能感觉到心跳"咚咚"乱跳,爬两层楼喘得不行,感觉肺要炸了;稍微动就出汗(汗黏)、怕风,蹲起头晕,如果你有以上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的症状,请试试"花儿与少年7"同款经典名方——生脉饮。
生脉饮是一种补气养阴的中药方,能帮身体补充能量和水分,适合容易疲劳、心慌气短、动不动就出汗的人。处方源自《医学启源》,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物组成。
一、配方解析
【人参为君】主补肺气、益心气,针对气虚所致的动力不足,改善乏力、心悸、脉微等症,为方剂提供"补气"核心支撑;
【麦冬为臣】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既缓人参补气之燥,又针对阴虚津亏引发的口干、干咳、潮热等症,实现"补阴生津"的功效;
【五味子为佐】以酸味收敛,一方面敛肺止汗,改善自汗、盗汗,另一方面固摄气阴,避免人参补而不敛、麦冬滋而不固,最终达成"补而不耗、敛而不滞"的配伍效果。
二、主治功效
(一)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等症。具有益气、养阴生津的功效,用于气阴两亏导致的心慌、呼吸短促、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口干舌燥、不自主出汗或稍微运动就大汗淋漓。
(二)现代研究表明本品有保护心肌、提高免疫功能、抗氧化、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抗肺损伤等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毒性心肌炎、原发性高血压、肺结核等疾病。
(三)辅助治疗以下几种疾病也有较好疗效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由于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紧张、精神负担过重或受精神创伤致使大脑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临床症状的一种神经功能性疾病,属中医的"郁证""不寐""心悸"等范畴,生脉饮能增强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二者相互均衡,对治疗神经衰弱有一定疗效。
低血压症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症见头晕、眼黑、肢软、冷汗、心悸、少尿等。生脉饮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升压、抗休克的作用。
心动过速
成年人由窦房结所控制的心律超过每分钟100次时,称为窦性心动过速。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动过速,与交感神经兴奋及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有关。生脉饮有强心、减慢心率的作用。
缺铁性贫血
铁摄入量不足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使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显著减少,导致缺铁性贫血症,也称营养性贫血。生脉饮能刺激造血器官,改善缺铁性贫血。
心律失常
指心跳或快或慢,超过了一般范围。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过度疲劳、严重失眠等常为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生脉饮对改善心肌功能、抗心律失常有较好的作用。
三、现代应用
生脉饮的中医临床应用中往往会根据不同症状,调整方中的"参",除了原方中的人参,常用的还有党参、红参。
党参方
药性最平和,党参性平,补气力量相对温和,不易上火,补脾肺之气
适用于日常调理或症状较轻者
人参方
补气力量显著强于党参,尤其擅长大补元气,生津效果也较好,是经典原方的代表
适用于症状较明显者
红参方
药性偏温,补气力最强,且更偏于温补阳气
适用于气阴两虚症状非常严重兼有轻微阳虚的情况
四、注意事项
中药需根据体质调理生脉饮药性平和,一般副作用较小,但中药需根据体质调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服用此药。有四类人群要慎重使用生脉饮。
脾胃虚寒、呕吐、泄泻、消化不好、肚胀、便溏、舌苔厚腻、咳嗽有痰、湿气重的人慎用。
也有感冒发热的患者也不建议喝,对生脉饮里的成份过敏的人慎用,过敏体质者尽量不要喝。
糖尿病人、冠心病、肝肾疾病、心脏病等严重慢性病的人,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食。
儿童、孕妇、哺乳期女性,这种特殊家庭也要遵从专业医师的指导来服药。
五、正确饮用方法
最佳服用时间
空腹时饮用吸收最好,但脾胃虚弱者建议饭后半小时服用,这样可以减少药物对脾胃的刺激。
适宜服用季节
虽然四季皆可,但夏季和初秋是服用生脉饮的最佳季节。此时阳气外发,人体容易耗伤阴津,生脉饮能起到很好的补气养阴作用。
服用频率
一般每日1-2次,连续服用不宜超过1个月,应间隔使用,长期连续服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配伍禁忌
服用生脉饮期间,避免同时食用萝卜、茶叶等,以免影响药效。
作者:武汉市中心医院 主管药师 李璐
审稿专家:武汉市中心医院药学部 副主任药师 周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