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风送爽,又到了石榴上市的时节。看着水果摊上那些咧开了嘴、露出晶莹剔透籽粒的石榴,仿佛在向我们传递着丰收的喜悦。这颗被称为“中华神果”的宝石,不仅颜值高、味道美,其营养和药用价值更是备受古今中外的推崇。今天,就让我们从药学与营养学的角度,重新认识这颗秋日“红宝石”。
石榴原产于中亚,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自古就被视为吉祥、多子多福的象征。而在药学典籍中,它更是一味传统药材。
《本草纲目》 记载:“榴者,天浆也,止泻、化淤、清渴、祛火。”
《名医别录》 称其“主咽燥渴”。
在维吾尔医药、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中,石榴的根、皮、叶、花、果皆可入药,用于治疗腹泻、溃疡、口腔炎症等。
可以说,古人早已凭经验洞察了石榴的健康益处。
石榴的健康功效,源于其复杂而强大的植物化学物质。我们吃下的每一颗“红宝石”籽粒,都是一个微型的营养工厂。
1、抗氧化“军团”
鞣花酸 & 安石榴苷:这是石榴中最具特色的抗氧化剂,其抗氧化能力远超绿茶和红酒。它们能帮助身体对抗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损伤,这在延缓衰老、预防慢性疾病方面有重要意义。
花青素:赋予石榴鲜红颜色的色素,同样是强大的抗氧化剂,有益于眼部健康和抗炎。
维生素C:一颗中等大小的石榴就能提供成年人每日所需维生素C的40%以上,是增强免疫力的好帮手。
2、心血管“守护者”
多项研究表明,石榴汁有助于:
辅助降压:其中的多酚类物质有助于血管舒张,对轻度高血压患者有辅助调节作用。
改善血脂:可能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被氧化的程度,这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键步骤。
抗动脉粥样硬化:综合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减缓动脉斑块的形成。
3、天然的“抗炎药”
慢性炎症是许多现代疾病的根源。石榴中的化合物发挥强大的抗炎作用,对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有积极的辅助管理意义。
4、消化道的“调节师”
石榴皮:富含单宁,具有极强的收敛作用,是传统上治疗腹泻、痢疾的良药。(注意:作为药材使用需严格遵医嘱,自行服用有风险!)
石榴果肉:膳食纤维丰富,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作为一名药师,在大家享受美味的同时,我必须提醒几点:
对血糖的影响
石榴虽然含糖,但属于低升糖指数水果,且富含抗氧化剂,能一定程度上抵消糖分的负面影响。但糖尿病患者仍需适量食用,并计入一日总碳水化合物中,建议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如半碗石榴籽),并监测血糖变化。
与药物的潜在相互作用
警惕“CYP450酶”影响:石榴(尤其是石榴汁)会抑制肝脏中一种重要的药物代谢酶(CYP3A4)。如果您正在服用某些他汀类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部分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 等,大量饮用石榴汁可能会减慢药物代谢,导致血药浓度升高,增加副作用风险。
药师建议
为安全起见,长期服用上述药物的患者,应避免大量、规律性地饮用浓缩石榴汁。偶尔吃半个到一个石榴通常问题不大,但最好咨询您的医生或药师。
食用不宜过量
任何食物过犹不及。石榴性温,过量食用可能生痰上火。且膳食纤维丰富,吃多可能引起肠胃不适。
石榴,这枚大自然馈赠的秋日珍宝,集美味、营养与保健价值于一身。作为药师,我鼓励大家顺应天时,适量享用。但更要记住,没有一种食物是“神药”,均衡的饮食、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守护我们健康的基石。
审稿专家:丹江口市第一医院 副主任药师 陈兆波
作者:丹江口市第一医院 主管药师 张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