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查房故事
在肾病内科查房时,遇到一位令人揪心的肾性贫血患者,因口服药物较多拒绝服用改善贫血药物,希望通过食补改善贫血,他大量食用黑木耳进行食补,结果不仅贫血未得到有效缓解,反而因血钾飙升引发高钾血症,送到医院抢救。
这一案例给所有肾性贫血患者敲响警钟:并非所有贫血都能用食补解决,肾性贫血患者尤其要谨慎选择饮食,否则 “补血” 不成反 “伤身”。
肾性贫血:
——肾脏 “生病” 引发的特殊贫血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肾脏不仅是排泄代谢废物的 “过滤器”,还兼职生产一种重要的激素 ——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就像红细胞的 “生产指挥官”,能促进骨髓制造新的红细胞,维持血液中红细胞的正常数量,保障氧气输送到全身各处。但当肾脏因各种疾病(如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受损,功能逐渐下降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就会减少。红细胞的 “生产线” 运转不畅,新红细胞生成不足,就会导致贫血。
此外,肾功能受损还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铁代谢紊乱,身体无法有效利用铁元素合成血红蛋白;毒素在体内蓄积,抑制红细胞的生长和存活;营养物质流失,影响造血原料的供应。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肾性贫血比普通贫血更加复杂难治。
黑木耳虽好
——肾性贫血患者却要慎吃
黑木耳一直被视为补血佳品,富含铁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普通缺铁性贫血人群确实是很好的食疗选择。然而,每 100 克黑木耳中钾含量高达 757 毫克,属于典型的高钾食物。对于肾功能正常的人来说,摄入的钾离子可以通过肾脏顺利排出体外,维持血钾的动态平衡。但肾性贫血患者的肾脏排泄功能受损,无法及时将多余的钾排出。大量食用黑木耳后,过多的钾离子在体内蓄积,就会导致血钾浓度不断升高,引发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一旦发生,后果十分严重。轻度高钾血症可能表现为四肢麻木、乏力;随着血钾进一步升高,会出现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危及生命。此外,高钾血症还会加重肾脏负担,进一步损害肾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肾性贫血如何纠正?
结合肾性贫血机制,其治疗以药物干预为主,需针对病因精准用药。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
代表药物: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或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
肾脏受损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是引发贫血的关键,外源性补充此类药物可直接刺激骨髓造血,提升红细胞数量。铁剂
代表药物:多糖铁复合物、琥珀酸亚铁、蔗糖铁
元素铁是骨髓成红细胞向成熟红细胞分化过程中合成Hb的必要原料物质。铁储备不足会影响 EPO 疗效,治疗前需检测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判断是否缺铁。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罗沙司他、恩那度司他
这类药物就像给身体发 “造血指令”,既能让红细胞生成素自然变多,还能打通铁元素的 “运输通道”,让红细胞像工厂流水线一样高效生产。
其他药物辅助
在医生指导下,可适当补充维生素 B12、叶酸等造血原料药物,帮助促进红细胞生成。
药师建议
肾性贫血的治疗是一个综合过程,饮食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肾性贫血≠普通缺铁性贫血,单纯靠食补(如木耳、红枣)无法纠正根本病因,甚至可能因高钾、高磷饮食加重肾脏负担。治疗需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以 EPO 、铁剂等为核心,结合原发病管理,切勿自行停药或依赖偏方。
作者: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副主任药师 杨萍
审稿专家: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主任药师 廖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