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脑梗良药——灯盏细辛(灯盏花)

发布日期:2025-07-08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毛文豪

灯盏细辛,又名地顶草、灯盏草、双葵花、灯盏花。本品为菊科植物短葶飞蓬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挖,除去杂质,晒干。分布于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以根多、叶色黄绿者为佳。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性状特征】

茎圆柱形,长14~22cm,直径0.1~0.2cm;黄绿色至淡棕色,具细纵棱线,被白色短柔毛;质脆,断面黄白色,有髓或中空。

基生叶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状披针形、匙形、阔披针形或阔倒卵形;长1.5~9cm宽0.5~1.3cm;黄绿色,先端钝圆,有短尖,基部渐狭,全缘;茎生叶互生,披针形,基部抱茎。

头状花序顶生。瘦果扁倒卵形。气微香,味微苦。


【性味归经】

味辛、微苦,性温。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络止痛,祛风散寒。用于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风湿痹痛,头痛,牙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或研末蒸鸡蛋服。

外用:适量。


【效用分析】

灯盏细辛辛散温通,能活血通络止痛,故可治疗脑络瘀阻之中风偏瘫,心脉痹阻之胸痹心痛;有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是治疗风湿痹痛的要药;并能祛风解表,故亦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


【配伍应用】

01、灯盏细辛和丹参:

灯盏细辛辛温散寒,入心肝经,能通能散;丹参苦能泄降,微寒清热,入心肝二经血分,两药相配,相辅相成,能增强活血散瘀、通脉止痛之功,用于脑络瘀阻,心脉痹阻等有良好的化瘀止痛作用。

02、灯盏细辛和祖师麻:

灯盏细辛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止痛之功;祖师麻有祛风通络,散瘀止痛之效。两者配伍应用,可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化湿止痛,常用于治疗寒湿凝滞所致的腰腿痹痛。


【鉴别用药】

灯盏细辛与细辛:


细辛

灯盏细辛

二药皆有祛风散寒止痛的作用,均可治疗感冒头痛、牙痛等。然灯盏细辛辛温善行,温经散寒止痛力强,善于活血通络止痛,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细辛辛温,归肺经,有祛风散寒,通窍,温肺化饮的作用,善于祛风散寒止痛,用治风寒感冒、阳虚外感,鼻渊头痛,寒痰停饮,气逆喘咳等。


【方剂举隅】

  1. 治感冒头痛,筋骨疼痛,鼻窍不通:灯盏细辛9-15g。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2. 治风湿疼痛,瘫痪:灯盏花泡酒,3-5d后服。每日2次,每次10-30ml。(《中国民族药志》)
  3. 治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炎后遗症之瘫痪:灯盏细辛6-9g。调鸡蛋蒸吃。(《云南中草药选》)
  4. 治牙痛:灯盏花鲜全草捣烂,加红糖敷痛处。(《云南中草药》)
  5. 治小儿营养不良,水肿:灯盏花2.5-5g。冲服或蒸鸡蛋服。(《中国民族药志》)


【各家论述】

《滇南本草》:

“小儿脓耳,捣汁滴入耳内。左瘫右痪,风湿疼痛,水煎点水酒服。”

《云南中草药》:

“发表散寒,健脾消积,消炎止痛。”

《全国中草药汇编》:

“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络止痛。主治感冒头痛,牙痛,胃痛,风湿疼痛,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瘫痪,骨髓炎。”


【成药例证】

益脉康片

组成:灯盏细辛浸膏。

功效:活血化瘀,有改善脑血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增加心肌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用于缺血脑血管病及脑出血后遗瘫痪,眼底视网膜静脉阻塞,冠心病,血管炎性皮肤病,风湿病。

注意事项:个别胃炎患者出现轻度肠胃不适,宜饭后服用。


【药理作用】

抗凝血、抗心肌缺血、扩张血管、抗心律失常、抗脑缺血、抗氧化。


作者: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毛文豪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