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养生新思路!谁说解暑只能靠冷饮?广藿香、金银花这些中药界“消暑大佬”,不仅能击退暑气,还能调理脾胃。一键收藏这份夏日中药消暑指南,健康过夏天!
【性味】辛、凉。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食疗】泡水:将薄荷叶晒干之后,取适量泡水饮用,可以清热解毒。
【注意】孕妇、体虚自汗者、胃寒患者、过敏体质及婴幼儿禁用。
【性味】辛、苦,温。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
【食疗】艾草青团:糯米粉混合艾草汁揉成面团,包入豆沙或芝麻馅蒸熟。
【注意】糯米不易消化,老人或胃弱者建议少量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退肿。
【食疗】煮粥/炖汤:与绿豆、百合等搭配,增强解暑效果。
【注意】体寒者、孕妇禁用。
【性味】味辛,性微温。
【功效】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
【食疗】藿香苏叶鸡蛋汤:煎制后鸡蛋2个、新鲜广藿香叶30克、新鲜紫苏叶30克、清水800毫升。
针对暑湿感冒引发的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症状具有缓解作用,对伴随恶心欲吐、腹痛泄泻等胃肠道症状的感冒患者效果显著。
【性味】辛、温。
【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解鱼蟹毒。
【食疗】紫苏叶粥:紫苏叶切碎后与大米同煮,适合脾胃虚弱、气滞引起的脘腹胀满。
【性味】甘、苦、微寒。
【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食疗】菊花茶:取适量菊花、枸杞等置于杯中,开水冲泡后代茶饮,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
【性味】味辛、性温。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
【食疗】白芷鸡汤:白芷洗净后与鸡肉同炖,建议煲汤时间1-2小时,避免久煮导致有效成分流失。可加入生姜、红枣增强驱寒补血效果;风寒咳嗽时加少量杏仁或陈皮。
一审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技服务站 主管药师 马嘉龙
二审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技服务站 罗红英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技服务站 梁宝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