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补气养血的“百草之长”——黄芪

发布日期:2025-07-09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竹溪县人民医院 胡晓宇

在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宝库中,黄芪堪称一味应用广泛、功效卓著的中药材。

自古以来,它就备受医家推崇,被誉为“补气诸药之最”,素有“百草之长”的美誉。

黄芪的“前世今生”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主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等地。

在春秋两季采挖后,经过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等一系列加工步骤,便成为了我们常见的中药饮片。

它的名字由来颇具深意,“耆”有年长、尊贵之意,黄芪因补气功效卓越,在中药中地位尊崇,故而得名。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黄芪就被列为上品,书中记载其“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为后世应用奠定了基础。

神奇的药用功效

补气固表

黄芪最突出的功效便是补气,适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久泻脱肛、便血崩漏等症状。

脾气虚弱导致运化失常,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黄芪可补益脾气,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对于表虚不固的自汗,黄芪能固护卫气,使肌表固密,汗液不再自行外泄。

像著名的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便是补气固表的经典方剂,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在外科领域,黄芪常用于治疗疮疡久溃不敛。

当人体正气虚弱时,疮疡难以愈合,黄芪能补气养血,扶助正气,促进脓液排出和疮口愈合,被称为“疮家圣药” 。

利水消肿

对于气虚水湿不运导致的水肿,黄芪能通过补气以推动水液运行,达到利水消肿的目的。

如防己黄芪汤,就以黄芪配伍防己等药材,用于治疗风水或风湿证。

现代研究新发现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含有黄芪多糖、黄酮类、皂苷类等多种活性成分。

黄芪多糖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提高人体抵抗力;

黄芪总黄酮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可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

黄芪皂苷能保护心血管系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降低血压 。

这些研究成果,为黄芪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日常使用小妙招

1. 黄芪茶

取10 - 15克黄芪饮片,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可反复冲泡3 - 4次。长期饮用,有助于提升精力,增强免疫力。但感冒发热、阴虚火旺者不宜饮用。

2. 黄芪粥

将黄芪30克煎取药汁,加入大米100克煮粥,具有健脾补气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气短乏力者食用。

3. 煲汤佐料

在鸡汤、排骨汤中加入适量黄芪,不仅能增添风味,还能使汤品兼具滋补功效。

使用注意事项

虽然黄芪功效众多,但并非人人适用。

阴虚阳亢、热毒炽盛、气滞湿阻者应避免使用黄芪,以免加重病情。

在使用黄芪时,也需控制剂量,过量服用可能导致头晕、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以发挥黄芪的最佳功效。

从古老的典籍记载到现代科学研究,黄芪始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重要药物,也逐渐成为人们养生保健的常用之选,在守护人类健康的道路上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竹溪县人民医院 胡晓宇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