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营养专业的临床药师,在日常查房或营养会诊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患者的床头放着各种营养品,人生病后往往胃口就会变差,有些患者甚至肉眼可见变得消瘦,而当被询问是否在吃营养粉的时候,患者就会搬出他们的铁皮罐,上面写着XX蛋白粉。
蛋白粉就是营养粉吗?
其实,这是很多患者的认知误区,以为补充营养多吃点蛋白粉就可以了,其实有些情况只吃蛋白粉=浪费钱,蛋白粉≠营养粉。
为什么有些情况下蛋白粉起不到理想的营养补充效果呢?
人类所需的三大宏量营养素为糖类(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当我们的身体出现营养不良的信号时,也就意味着我们单纯靠饮食补充的热量无法完全满足我们身体代谢所消耗的热量,出现了供小于求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会感觉“身体被掏空”。
而在这种消耗战中,我们身体里的能量物质就会被逐一分解。
1.首先被分解的就是糖类——肝糖元(葡萄糖在肝脏中的储存库)。
2.肝糖元消耗殆尽后就会分解脂肪。
3.当脂肪的热量也被消耗了以后就开始分解我们身体的蛋白质了。
也就是说机体营养消耗的最后一环才是蛋白质,而很多非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可能更多的热量缺口是在糖类、脂肪这两种营养物质上面,这个时候单纯补充蛋白粉而没有补充足够的糖类与脂肪的话,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吃进去的蛋白粉也很有可能直接被身体当做供能物质给代谢掉,无法真正起到补充蛋白质的效果。
下面这些情况,单纯补充蛋白粉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营养补充效果!
患有骨盆骨折、肝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血液透析、肿瘤、腹部大手术、中风、重症肺炎等能量消耗较高的疾病
体重较未患病时下降>5%或进食量较未患病时减少>25%
年龄≥70岁
当然,以上情况并没有覆盖所有情况,最好是请专业人士进行评估与指导。
如何正确的补充营养呢?
其实患者在入院的时候,护士或者临床药师一般都会使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RS 2002)进行一次营养风险筛查,来确定患者需不需要进行除正常饮食以外的营养补充,如果经评估有营养风险的话,医生、营养师或者临床药师也会对患者进行适宜方式的营养补充,包括饮食指导、营养粉、营养液、蛋白粉或者营养针等。
自行补充该选择哪种呢?
如果你是疾病康复期或术后恢复期,饭量和体重没有较为明显的下降,只是想单纯想补充些营养加快身体恢复或者伤口愈合,你可以只使用蛋白粉。基础公式如下:
每日所需蛋白摄入量=体重(kg)x 1.0-1.2g/kg
例:体重60kg的普通成年人,按1.0g/kg计算,每日需摄入 60x1.0=60g蛋白质。
如果你患有消耗性的代谢性疾病(比如上述提到的这些疾病),或者患病后体重或进食量出现明显下降,这种情况我们更建议患者在医师、营养师或者临床药师的指导下使用营养粉或营养液,而不是单纯的蛋白粉来补足机体出现的热量缺口。
营养粉/液一般为含有“肠内营养粉”或“肠内营养液”字样的肠内营养制剂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其含有的营养素覆盖糖类、脂肪、蛋白质、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均衡且全面。
如果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更为复杂的时候,也会有营养粉搭配蛋白粉一起进行补充的情况,这就需要在医师、营养师或者临床药师的专业指导下进行配比。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刁长冬 杨春晓
审稿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黄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