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用了半年的GLP-1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配合饮食控制,成功减掉了15公斤,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考虑到经济因素和“感觉身体已经适应”,她自行停了药。
没想到,短短两个月,体重像坐上了过山车,不仅减掉的肉又回来了,甚至比之前还重了几斤。
沮丧、焦虑笼罩着她:“难道这辈子都离不开这药了吗?”她的困惑很普遍:GLP-1激动剂停用后为何易反弹?
一、反弹背后的身体机制变化
反弹绝非仅因“意志力薄弱”。停药后身体发生系列变化:
1、 饥饿感失控:GLP-1激动剂核心作用是抑制饥饿信号(如饥饿素Ghrelin)。停药如同急松刹车,饥饿感猛烈反弹。
2、代谢率下降:体重降低后,基础代谢率会自然下降(“代谢适应”)。若减重期间肌肉流失多,代谢下降更显著。药物撤走后,消耗减少,即使摄入不变也易复胖。
3、药物效应消退:药物延缓胃排空、调节血糖的作用随停药消失。
4、行为习惯未固化:部分患者用药期间过度依赖药物抑制食欲,未同步建立稳固的健康习惯,停药后“拐杖”消失,老习惯易回归。
二、科学过渡,稳住体重
成功防反弹关键在于“药物撤退期”的科学管理和长期健康习惯的内化。建议核心四步:
1. 阶梯减药,拒绝“急刹”!
核心:切勿自行骤停! 易引发强烈饥饿和胃肠不适(如恶心)。
策略:务必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制定个体化计划。 通常需缓慢、逐步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例:每周一次用药,先延至10天一次,稳定1-2周后再延至两周一次)。全程可能需数周至数月。
原理:缓慢减量让身体适应,给内源性调节系统“复苏”时间,缓冲不适。不同药物(长效/短效)方案差异大,专业指导至关重要。
2. “饱腹感”营养替代,稳住食欲!
核心:药物减量期间,主动用营养策略替代药物饱腹感。
重点:
高蛋白优先:蛋白质是饱腹感最强的营养素。保证每餐(尤其早餐)足量优质蛋白(鸡蛋、瘦肉、鱼、豆制品、低脂奶)。有助维持肌肉量,对抗代谢下降。
膳食纤维助力:魔芋、燕麦、蔬果、全谷物等高纤食物能吸水膨胀填充胃部,提供物理饱腹感,并延缓胃排空(部分模拟药物作用),稳定血糖。餐前食用更佳。
规律饮食:避免长时间饥饿。专心吃饭,细嚼慢咽(大脑接收饱腹信号约需20分钟)。
3. 激活代谢,“肌”不可失!
核心:提升肌肉量是提高代谢、长期维持体重的基石。
运动处方:
力量训练是核心:每周2-3次全身训练(深蹲、俯卧撑、弹力带/器械)。肌肉是高效“燃脂器”,直接对抗代谢下降。
有氧运动辅助:快走、游泳、骑车等帮助燃脂。可尝试晨起空腹低强度有氧或力量训练后进行。
安全第一:大体重者注意关节保护,可咨询康复师或利用医院多学科体重管理门诊资源。
4. 构筑“行为药方”,习惯制胜!
核心:健康生活方式习惯化是防反弹的终极“良药”。
要点:
自我监测:定期(非每日)称重,记录饮食运动。
管理情绪化进食:区分生理饥饿与情绪性饥饿(压力、无聊),寻找健康宣泄方式(散步、听音乐)。
目标务实:维持体重即是成功!关注长期稳定及健康指标改善(血压、血糖、血脂、腰围)。
三、安全用药
适用人群:GLP-1激动剂是处方药,主要用于肥胖(BMI≥30)或超重(BMI≥27)且伴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
健康人盲目使用风险大(恶心、呕吐、潜在胰腺炎风险等),停药需医生评估。
个体化方案:用药史、身体状况、习惯不同,停药过渡和维持方案必须个性化定制。
最后总结
减重并维持是健康“持久战”。
GLP-1激动剂可以是有效的“阶段武器”,但停药标志着进入更重要的“自我管理期”。
守住减重成果,在于理解药物作用与局限,在于科学的减药策略和营养运动支持,更在于将健康习惯融入生活。
审稿专家: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副主任药师 夏飞
作者: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涂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