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兄弟齐心|分道守护,丙酸氟替卡松家族的“两兄弟”,您用对了吗?

发布日期:2025-08-15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药师 陈欣如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领域,丙酸氟替卡松家族的“两兄弟”——辅舒良(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与辅舒酮(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因名称相似,常被患者混淆使用,甚至导致用药错误风险。

这对“兄弟药”虽含有相同的有效成分,却在抗炎战场上“各司其职”:一个守护鼻腔,一个镇守肺部。

这对“兄弟”为何如此分工?该如何科学选择与使用?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同根同源:辅舒良与辅舒酮的“基因共性”

辅舒良与辅舒酮的主要有效成分均为丙酸氟替卡松,这是一种强效局部用糖皮质激素。其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免疫细胞浸润等机制,从而控制局部过敏与炎症反应。

共同特点

性状:内容物均为白色混悬液

规律用药:不可随意中断,否则易导致病情反复

禁用人群:对丙酸氟替卡松过敏者

相互作用:避免与抗病毒药物利托那韦合用

儿童监测:需定期监测生长发育

各司其职:

鼻腔与肺部的“分道守护”

不可互相替代的“兄弟俩”——生理结构的精准适配:鼻腔黏膜表面积大、纤毛密集,较大颗粒(>10 μm)能停留在鼻腔粘膜表面,减少药物进入肺部,从而精准治疗过敏性鼻炎;肺部支气管分支复杂,微小颗粒(<5 μm)可随气流深入肺部并沉积于支气管和肺泡,发挥抗炎作用以控制哮喘。

误用风险警示

辅舒良喷入口腔时仅10%到达肺部,可能延误哮喘控制,甚至引发口腔念珠菌感染;辅舒酮用于鼻腔则因雾滴过小无法有效沉积,可能刺激喉部或无法起效。

正确用法:细节决定疗效

辅舒良(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辅舒良使用三步法

清理鼻腔→对侧手喷药→保持姿势15分钟

使用步骤

1.清理鼻腔经鼻腔喷入:每喷含药量为50 μg,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的一般剂量为每个鼻孔各2喷,每日1次(每日200 μg),以早晨用药为好。需连续使用3-4天达最佳效果,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3个月,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每鼻孔4喷。

2.对侧手喷药:左手喷右侧鼻孔,右手喷左侧鼻孔,食指与中指夹住喷嘴,拇指托瓶底,避免直接喷向鼻中隔,以防造成黏膜损伤、鼻出血甚至穿孔。喷药时保持瓶身直立,避免药液倒流污染。

3.保持姿势15分钟:喷药后避免用力擤鼻涕,吸鼻涕,保证药物吸收。

辅舒酮(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

辅舒酮使用要点

深吸气同步按压

8岁以下用储雾罐

用药后立即漱口

使用步骤

经口腔吸入:每揿含药量为50 μg。

成人及16岁以上儿童:每次100-1000 μg,每日2次,通常为每次2揿,每日2次,一日剂量200 μg。

1岁及以上儿童:每次50-100 μg,每日2次。

应依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合适的初始剂量,通常在用药4-7天后显效。需长期规律使用,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后可逐渐减量至最低维持剂量。

吸药前充分摇匀,需深吸气同步按压药罐,对吸气和吸药同步进行有困难的病人可以借助储雾罐,8岁以下儿童建议配合储雾罐使用,减少药物在口腔中和口咽后部的残留。用药后需立即漱口,减少口腔念珠菌感染(鹅口疮)或声音嘶哑的风险。

科学认知:安全用药的关键

“激素恐惧症”的真相

局部吸入/喷鼻的全身吸收极少(<1%),规范使用下,对肾上腺功能、骨代谢及儿童生长的影响微乎其微。

“鼻炎-哮喘”的联合治疗

哮喘患者合并过敏性鼻炎,可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需先吸入辅舒酮后间隔15分钟以上再喷辅舒良,避免药物交叉沉积。

“阶梯式减量”的必要性

哮喘需长期控制,辅舒酮突然停用可能导致病情反跳,减量需逐步进行(每3个月评估一次)。

“急救药物”的不可替代性

辅舒酮仅用于哮喘预防,急性发作需联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误将辅舒酮用于急性发作可能延误治疗。

总结

辅舒良:鼻炎发作喷鼻腔,避开中隔莫偷懒,鼻子通畅少烦恼!

辅舒酮:哮喘预防长期用,按压深吸要同步,用完记得漱漱口!

在选择这对“兄弟药”时,需医生评估后使用,切勿自行互换或调整剂量!若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过敏等反应,应立即就医


作者: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药师 陈欣如

审稿专家: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邓英光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