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路边,有一种常被误认成苦苣、蒲公英的植物,藏着药食两用的奇妙能量——它就是菊苣。从茎叶到根,从餐桌到药方,它的健康密码,正等你一起解锁 。
来源
菊科植物毛菊苣或菊苣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
性状
根呈圆锥形,稍弯曲,表面棕褐色,具纵皱纹及须根痕;质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有菊糖浸渍形成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
性味归经
微苦、咸,凉。归肝、胆、脾经。
功能主治
清肝利胆: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助于改善肝胆功能,对湿热黄疸、胆囊炎等有一定调理作用。
健胃消食:可刺激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症状。
利尿消肿:能促进尿液排出,帮助减轻水肿,对湿热引起的小便不利有辅助改善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将干燥的菊苣(地上部分或根)加水煎煮后服用,常用剂量为9~15克(成人一日用量),具体可遵医嘱根据病情调整。
药用价值
菊苣中含有萜类、黄酮类、多糖等成分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菊苣具有保肝利胆、降血脂、降血糖、抗菌、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 。
菊苣复方常用于肝胆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辅助治疗。在一些调理湿热黄疸、改善消化不良的方剂中,常能见到它的身影 。
食用价值
菊苣食用历史渐长,是药食同源的素材之一。其嫩茎叶可凉拌、炒食、做汤等,口感鲜嫩,略带苦味后回甘 。
现代研究表明,菊苣营养成分丰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经常食用有助于促进消化、调节代谢,对维持身体代谢平衡有益处。
特殊体质需谨慎
脾胃虚寒者慎用,因其性偏凉,可能加重虚寒症状(如腹泻、腹痛);孕妇、哺乳期女性及儿童使用前需咨询专业医师。
避免过量
需严格遵循推荐用量(9~15克/日,煎服),过量可能引起肠胃不适(如恶心、腹泻)。
区分用途
药用需使用干燥的中药材,不可直接用新鲜野生菊苣替代;日常食用虽安全性较高,但也需注意清洗干净,避免农药残留。
药师提醒
用于调理疾病(如肝胆问题、高血脂),需在医师指导下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不可替代正规治疗。
食用时,若为自行采摘,需注意区分品种,避免误采误用 。
菊苣是餐桌上的鲜嫩食材,也是药材里的“肝胆卫士”,合理使用能兼顾营养与健康。
作者: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尤萌茹
审稿专家: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药师 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