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知乎?“中药八珍”之茯苓

发布日期:2025-08-07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技服务站 杨俊辉

茯苓自古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素有“一茯苓一两金”的美誉,是一种重要且常用的药食同源的菌核,常常被用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水分的中药材使用,有消除水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

茯苓主要产于云南、安徽、湖北等地,其中云南产的茯苓因质量高而受到广泛认可。

性状特点

性味归经:

茯苓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侧重调理水湿代谢和脾肺功能。

性状特征: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常寄生于松树根部。茯苓一般呈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表面有一层棕褐色至黑色的粗糙外皮,内部呈白色或淡红色,质地坚实,小的有拳头大小,大的直径有20-30厘米或更大。

成分:

茯苓含有茯苓多糖、三萜类化合物,还有多种营养成分。

功效作用

利水渗湿:

这是茯苓最著名且最主要的功效之一。中医上认为它有健脾,渗利的作用,而现代医学表明,茯苓中的多糖和三帖类化合物能抑制肾小球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加电解质的排出,从而达到利尿的效果。茯苓能促进体内多余水分代谢和排出,主治水肿、小便不利,促进排水。茯苓药性平和,利水又不伤正气。

健胃和脾:

茯苓味甘,可以改善脾虚、食欲差、消化不良等症状。

宁心安神:

茯苓有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助于缓解入睡困难,心悸失眠等症状。

此外,茯苓还有增强免疫、保肝抗炎等作用。

使用方法

煎汤服用:每天10-15克。

研末冲服:每天3-6g。

煲汤:

茯苓+生姜,适合寒湿体质;

茯苓+薏苡仁,适合湿热体质(孕妇慎用);

药食同源:
常见的食用方式有:煮茯苓粥、茯苓排骨汤、茯苓饼、茯苓糕、打粉加入豆浆或牛奶中。

针对脾胃虚弱、容易水肿的人,药师为您推荐以下这款家用的“四神汤”

四神汤

材料:

仔排或肋排 200克、芡实20克、茯苓15克、莲子20克、铁棍山药半根、生姜4片、盐适量。

步骤:

①提前用冷水泡芡实、莲子、茯苓。山药去皮切块备用。仔排或肋排切成小块然后用冷水冲洗干净备用。

②在放入煲中,加入冷水。

③大火煮沸后调为小火煮一小时,最后撇去浮沫,加入适量盐。

④煲好即可饮用。

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慎用,孕妇应避免长期食用。

2.应避免长期大量食用,需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进行。

3.不能和白蔹搭配使用。

4.对真菌过敏者禁用。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技服务站 杨俊辉

一审: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技服务站 主管药师 李健萍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