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日的风拂过衣襟,那由苎麻织就的夏布衣,不仅带来丝丝凉意,更承载着千年的药香古韵。早在《诗经》中,就有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 的记载,那时人们已发现苎麻纤维可用于纺织。而在中医药领域,苎麻同样有着千年的药用历史,是一味功效丰富的中药材。
苎麻又名天青地白草、青麻、白麻、野苎麻、银苎,为荨麻科苎麻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高 1~2 米,茎直立,表面有短伏毛。叶片互生,呈草质,形状多为宽卵形或卵形,边缘有粗锯齿,上面绿色,粗糙并散生疏毛,下面密被白色柔毛。花单性,雄雌通常同株;花序呈圆锥状,腋生,长5~10cm,雄花序通常位于雌花序之下;雄花小,无花梗,黄白色;雌花淡绿色,簇球形,直径约2mm。
苎麻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产于南方各省,常见于山坡、路旁、荒地等地。
苎麻根
【来源】
苎麻科植物苎麻的干燥根。
【性味】
甘,寒。
【归经】
肝、心经。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安胎,清热解毒。
常用于血热所致的咯血、吐血、衄血、崩漏,胎动不安,胎漏下血,痈肿疮毒等。
比如孕期因血热出现胎动不安,苎麻根可发挥安胎止血功效;体表痈肿,捣烂外敷也能清热消肿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名家论述】
《本草纲目拾遗》载:“苎麻根治诸毒,活血、止血、功能发散、止渴、安胎;涂小儿丹毒,通蛊胀、崩漏、白浊、滑精、牙痛、喉闭、骨哽、疝气、火丹、疖毒、胡蜂、毒蛇咬、发背、疔疮、跌扑损伤。” 足见其药用范围之广。
苎麻
【来源】
苎麻科植物苎麻的干燥叶。
【性味】
甘、辛,寒。
【归经】
肝、心经。
【功能主治】
止血,解毒。用于创伤出血,虫、蛇咬伤等。
野外遇到轻微创伤出血,可取鲜苎麻叶捣烂敷于患处,能快速止血;若不慎被虫蛇咬伤,其也可辅助解毒消肿(但严重情况需及时就医 )。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
内服:煎汤,3 ~10g 。
【名家论述】
《中华本草》记载:“苎麻叶能凉血止血;散瘀消肿;解毒。主咯血;吐血;血淋;尿血;月经过多;外伤出血;跌仆肿痛;脱肛不收;丹毒;疮肿;乳痈;湿疹;蛇虫咬伤。”《本草纲目》记载:“苎麻叶,治金疮伤折血出,瘀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苎麻的药用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研究发现,苎麻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如绿原酸、黄酮类化合物、酚酸类物质等。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的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这也解释了古人用苎麻叶外敷伤口能预防感染的原理;黄酮类化合物则具有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在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作者: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刘兰
审稿专家: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药师 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