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清热解毒,止痢止血——翻白草

发布日期:2025-07-13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图片来源:作者文章

【来源】

图片来源:作者文章

翻白草,又名鸡腿儿、天藕儿、鸡脚草、鸡脚爪。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开花前采挖,除去泥沙和杂质,干燥。分布于全国各地。


【性状特征】

图片来源:作者文章

本品块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4~8cm,直径0.4~1cm;表面黄棕色或暗褐色,有不规则扭曲沟纹;质硬而脆,折断面平坦,呈灰白色或黄白色。基生叶丛生,单数羽状复叶,多皱缩弯曲,展平后长4~13cm;小叶5~9片,柄短或无,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顶端小叶片较大,上表面暗绿色或灰绿色,下表面密被白色绒毛,边缘有粗锯齿。气微,味甘、微涩。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性味归经】

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血,止痢。用于湿热泻痢,痈肿疮毒,血热吐衄,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

外用:适量,捣敷。


【效用分析】

翻白草性味甘、微苦,平而偏凉,归肝、胃、大肠经,能清肠胃湿热及血分热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故既可用治湿热泻痢,热毒血痢及痈肿毒;又可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便血、崩漏等。


【配伍应用】

翻白草和茜草:

翻白草味甘性平偏凉,能凉血止血。茜草苦寒,善止血化瘀。同为偏寒之止崩中下血佳品,合用则相得益彰,止血固崩之功增强,且凉血止血而无留瘀之弊,尤对血热有瘀的妇人崩漏下血最为相宜。

翻白草和仙鹤草:

两药均能止血,止痢。翻白草甘微苦凉,能清热解毒。仙鹤草味涩性平,止血、止痢效优。两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适用于湿热泄泻,热毒血痢,或血热妄行之吐血、便血、崩漏等。

【鉴别用药】

翻白草与地锦草:

翻白草



地锦草

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两药均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可同治湿热泻痢,热毒血痢,痈肿疮毒及血热妄行之吐血、便血、崩漏等。然翻白草长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地锦草兼能散瘀,凉血止血而无留瘀之弊;且能利湿退黄,以治湿热黄疸。


【方剂举隅】

  1. 治疟疾寒热及无名肿毒:翻白草根五、七个,煎酒服之。(《本草纲目》)
  2. 治肺痈:鲜翻白草根一两,老鼠刺根、杜瓜根各五钱。加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3. 治脾胃虚弱白带:翻白草配浮萍参、鸡屎藤(鸡矢藤)、隔山撬(隔山消)、糯米草根、土茯苓、苦荞头(金荞麦)、仙鹤草。水煎服。(《成都中草药》)
  4. 治咳嗽:翻白草根。煮猪肺食。(《湖南药物志》)
  5. 治痰喘:翻白草全草。煮冰糖服。(《湖南药物志》)


【各家论述】

  1. 《本草纲目》:治吐血,下血,崩中,疟疾,痈疮。
  2. 《本草原始》:主无名肿毒,疔毒疥癞,臁疮溃烂。
  3. 《草木便方》:清利肠胃,除风湿。治赤白久痢成疳,涂恶犬咬伤。


【成药例证】

痢特敏片

组成:仙鹤草浸膏粉、翻白草浸膏粉、甲氧苄啶。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症见发热、腹痛、大便泄泻或大便脓血、里急后重;肠炎、急性痢疾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避免重复使用含相同西药成分的药物,老年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注意事项】

阳虚有寒、脾胃虚寒等少用。


作者: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毛文豪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