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具中药注射剂,都按照要求选择了冲管,哪里不合理了呢?”医生带着疑惑打通了静配中心审方室的电话。
作为一家三甲中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非常普遍,与其他药物联用时需要冲管也已经深入人心。
但对于冲管液的选择,有的医生认为应该和冲管前药物所用溶媒一致,有的则认为应该和冲管后药物所用溶媒一致。
到底该怎么选呢?不妨一起探讨下中药注射剂冲管这件事儿。
中药注射剂是指从中药饮片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人体内,包括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使用的灭菌溶液或乳状液、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等注入人体的制剂。由于中药注射剂是从中药饮片提取而来,所以成分通常比较复杂,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问题。
2008年《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和2013年《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均规定: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2022年《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第一版)进一步提出: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谨混合配伍,应分开使用,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通道。
中西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如穴位注射、静脉注射),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并注意使用间隔,更换药物时应注意冲管。
在患者需要连续使用中药注射剂及其它药物时,进行间隔冲管可有效避免两种药物在输液管道内的混合,从而避免药物间发生物理性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引起药物疗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加。
我院常用的24种中药注射剂中,有4种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描述为:本品应单独使用,严禁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有8种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提及联合用药时,应谨慎考虑间隔时间及药物相互作用问题。有8种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建议联合用药时应用适量稀释液对输液管道进行冲洗。有3种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明确规定了冲管液及冲管液体量。有1种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无相关信息。
表1 关于我院常用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冲管的描述
中药注射剂 | 说明书描述 | 规定冲管液 | 规定冲管量 |
血塞通注射液、银杏内酯注射液、注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 本品应单独使用,严禁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 。 | 无 | 无 |
血栓通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艾迪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 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本品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 无 | 无 |
通关藤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舒肝宁注射液、参附注射液液、参麦注射液(50ml、100ml)、肾康注射液、注射用益气复脉 | 应用适量稀释液对输液管道进行冲洗;换药前时建议冲洗输液管等。 | 无 | 无 |
康艾注射液 | 在换药时需先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ml以上)冲洗输液管或更换新的输液器。 | 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 | 50ml以上 |
血必净注射液 | 在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须用50ml0.9%氯化钠注射液间隔。 | 0.9%氯化钠注射液 | 50ml |
热毒宁注射液 | 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物,先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ml以上)冲洗输液管或更换新的输液器。 | 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 | 50ml以上 |
注射用黄芪多糖 | 尚无本品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信息。 | 无 | 无 |
临床上一般常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冲管,这与大部分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的可配伍溶媒一致。如表1所示,除少部分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中明确了冲管液的选择外,其它均未有说明。
按照冲管的目的,为避免两种药物在输液管内的混合,选择冲管前使用药物的溶媒进行冲管似乎是合理的。然而当连续输注的药物溶媒与之不同且对溶媒要求较高时,就不能按照这个原则进行。
回到文章开始的医嘱中,使用中药注射剂后连续滴注的药物为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由于其主要成分是亚油酸、亚麻酸和油酸,会与强电解质溶液产生沉淀反应,破坏乳化剂,使脂肪凝聚进入血液,导致微血管栓塞,说明书中明确规定,严禁用电解质溶液(生理氯化钠溶液、林格液等)稀释!
同时有文献指出,若在同一输液器中给予患者连续滴注经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过的药物也会产生混浊,因此与其他药物连续滴注,在无资料了解是否有配伍禁忌时,应先用葡萄糖注射液冲洗输液管,再给予患者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所以该医嘱审方药师判定为不合理,应选择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冲管液,同时建议康艾注射液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
现将我院常用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的溶媒总结如下,同时查阅文献对中药注射剂与常用冲管液的配伍稳定性予以补充。
表2 我院常用中药注射剂溶媒配伍稳定性
中药注射剂 | 溶媒(说明书) | 文献资料补充说明 | |||
5%葡萄糖注射液 | 10%葡萄糖注射液 | 0.9%氯化钠注射液 | |||
肾康注射液 | √ | √ | √ | - | |
注射用黄芪多糖 | √ | √ | √ | - | |
醒脑静注射液 | √ | √ | √ | - | |
艾迪注射液 | √ | √ | - | - | |
通关藤注射液 | - | √ | - | 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24h内稳定。 | |
血塞通注射液 | √ | √ | - | 与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1h内血塞通含量为初始量的 98%以上,较稳定。 | |
参附注射液液 | √ | - | - | 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在8h内稳定性较好。 | |
银杏内酯注射液 | √ | - | √ | - | |
疏血通注射液 | √ | - | - | - | |
注射用益气复脉 | √ | - | √ | - | |
康艾注射液 | √ | - | √ | - | |
热毒宁注射液 | √ | - | √ | - | |
喜炎平注射液 | √ | - | √ | - | |
参麦注射液(50ml、100ml) | √ | - | - | 可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需注意微粒的增加。 | |
舒肝宁注射液 | - | √ | - | 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4h内稳定,与0.9%氯化钠注 射液配伍在6h内稳定。 | |
血栓通注射液 | - | √ | - | 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 |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 - | - | √ | 未查阅到相关研究。 |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 | - | - | - | 与5%葡萄糖注射液调配的成品输液12h内稳定。 | |
复方苦参注射液 | - | - | - | 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因PH差异稳定性稍差。 | |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 - | - | - | 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8h内稳定。 | |
血必净注射液 | - | - | - | 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建议2h内使用。 |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 - | - | √ | 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的成品输液保存不得超过2h。 |
目前有很多关于中药注射液溶媒配伍稳定性的文献报道,但是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发现对于同一中药注射剂,不同的文献的结论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高声传等的研究认为临床在应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输液时,溶媒宜选用10%葡糖糖注射液,其次为5%葡萄糖注射液,不宜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黄莺等的研究则认为血必净注射液宜选用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
因此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临床使用应当以药品说明书为准,患者有特殊情况时可适当参考文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