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是人工合成的第4代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上又称为呼吸喹诺酮类),对呼吸道常见的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指南(第三版)》中指出,在确需使用抗菌药物时,对于轻症患者建议根据病情静脉或者口服给予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菌药物,如莫西沙星。
莫西沙星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除外)、非典型性致病菌和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活性,对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和军团菌也有很强的活性。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治疗。
在我国,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主要致病病原体,其它常见的还包括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衣原体、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等。
对于门诊轻症的患者:应尽量使用生物利用度好的口服抗感染药物治疗,能口服不输液。而呼吸喹诺酮类药物可用于阿莫西林、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大环内脂类药物耐药、过敏或不耐受患者的替代治疗。
对于住院的患者:推荐单用β内酰胺或联合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大环内脂类或单用喹诺酮类。事实上,相较于联合用药,单用呼吸喹诺酮类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且不需要皮试。用于治疗CAP无需联合用药,成人口服400mg(1片)莫西沙星,1天1次,疗程为10天左右,性价比很高。
在使用莫西沙星时需要特别注意其不良反应,严重的包括肌腱炎、肌腱断裂、外周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如幻觉、焦虑、失眠、头痛、精神错乱等)、加重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肌肉无力感等。当然该药还可能引起QT间期延长、血糖波动、肝损伤、光毒性等不良反应。
01、莫西沙星具有抗结核作用,一旦滥用可延误肺结核的诊断,增加转变为耐药性肺结核的风险。
02、因为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关节软骨发育,进而影响成长,故18岁以下儿童禁用,且孕妇、哺乳期妇女也应禁用莫西沙星。
03、抗酸药物可影响莫西沙星的吸收,对于含镁或铝的抗酸药物,至少在服药前4小时或服药后8小时才能联合服用莫西沙星。
04、因为莫西沙星可干扰血糖,与降糖药物合用时需要监测血糖,做好低血糖的预防。
05、尽量避免与抗心律失常ⅠA类和Ⅲ类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增加QT间期延长的风险。
06、患者服用该药后,尽量避免阳光照射,以免发生光毒性。
西沙星可以很好的覆盖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单药即可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但该药在使用时需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对于有癫痫、重症肌无力、QT间期延长的患者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合用其它药物时,也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