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全球约20%的药物不良反应与食物相关!舌尖上的用药安全指南

发布日期:2025-10-16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 药师 赵涛

前言:隐藏在餐桌上的健康危机

清晨的咖啡、午后的清茶、晚餐的小酒……这些习以为常的饮食,可能正在悄悄影响你服用药物的效果。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20%的药物不良反应与食物相关,15%的门诊患者因饮食不当导致药效降低。药物进入人体后,需经历“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复杂旅程,而食物可能像“隐形路障”,改变药物的命运轨迹。

这个隐藏在日常细节中的健康危机,值得我们用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每一口饮食。

这些食物与药物是“冤家”?

酒精

短期饮酒

抑制肝脏代谢酶活性,导致药物蓄积中毒。

长期饮酒

诱导代谢酶活性,加速药物分解,降低疗效,饮酒同时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需警惕酒精的药物如下:


↑ 点击查看大图 ↑

茶饮

喝茶是养生好习惯,但如果您正在服药,就需要特别注意了。因为茶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和药物“打架”,影响药效,甚至带来风险。

1. 影响药物排出,增加副作用风险
茶中的茶多酚(特别是EGCG)会减慢身体对某些药物的代谢和排出,导致药物在体内积存过多。例如,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的患者,如果大量喝茶,可能使药效过强,大大增加出血风险

2. 与补铁剂结合,影响吸收
茶多酚会与铁牢牢地“绑在一起”。如果您在喝补铁剂(如硫酸亚铁)的同时喝茶,会形成不易吸收的复合物,严重影响铁的吸收效果,可能让补铁白费功夫。

3. 改变酸碱环境,降低药效
不同种类的茶酸碱度不同。如果与某些弱碱性的药物(如部分抗过敏药)同服,可能会改变药物的吸收状态,导致药效大打折扣

需警惕茶饮的药物如下:


↑ 点击查看大图 ↑

咖啡因:提神却可能“帮倒忙”

咖啡是很多人用来提神的饮品,但它也会和身体里的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主要在这两方面:

1. 让身体“兴奋”,抵消药效
咖啡因能阻止我们身体里的“疲劳信号”,同时刺激神经兴奋,让人心跳加快、精神振奋。正因如此,它可能会削弱安眠药、镇静剂等药物的效果,让您感觉“该困不困”。

2. 影响药物代谢,因人而异
身体代谢咖啡因和很多药物(比如某些平喘药、抗抑郁药)都依赖同一种“代谢通道”(CYP1A2酶)。当它们挤在一起时,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正常代谢,导致药效过强或失效。

特别要注意的是: 每个人代谢咖啡因的速度天生不同。有的人喝一杯咖啡能精神半天,有的人喝几杯都没事,这就是基因差异导致的。

安全饮用小建议:
为了确保药效,最稳妥的方法是服药期间不用咖啡送服药物,并与喝咖啡的时间间隔1-2小时以上。如果您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它是否与咖啡有冲突。

需警惕咖啡的药物如下:


↑ 点击查看大图 ↑

葡萄柚汁

葡萄柚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成分(呋喃香豆素),它能强烈影响我们身体里一种用来分解药物的“工具”(CYP3A4酶)的活性。一旦这种“工具”失灵,吃下去的药物就会过量堆积在体内,相当于您无意中服用了数倍的药量,从而极易引发毒性和副作用。

需警惕葡萄柚汁的药物如下:


↑ 点击查看大图 ↑

牛奶和乳制品

喝牛奶、吃酸奶是补充营养的好方法,但如果您正在服用某些抗菌药物(尤其是某些抗生素),就需要特别注意了。因为奶制品中的会与药物结合,严重影响身体对药物的吸收,导致药效大打折扣。

具体是怎么影响的?
当您同时喝下牛奶和药,其中的钙会与药物成分牢牢地“绑在一起”,形成一种无法被肠道有效吸收的复合物。这会导致:

  • 药效降低:真正进入您血液起作用的药量会大幅减少。

  • 起效变慢:药物达到有效浓度的时间被延迟。

安全服用小贴士:
最稳妥的方法是服药与饮用奶制品(包括吃奶酪等)至少间隔2-4小时

部分需警惕牛奶的药物如下表所示:


↑ 点击查看大图 ↑

高脂饮食

您可能听说过“脂溶性”这个词,简单来说,就是这类药物像油一样,更容易溶解在脂肪里。这个特性导致它们的吸收很容易受您吃饭的影响。

部分需警惕高脂饮食的药物如下表所示:


↑ 点击查看大图 ↑

科学用药的3大策略

掌握“时间差”

(1) 胃排空时间:胃排空时间指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耗时,是影响药物吸收的关键因素。正常情况下,液体食物需20-30分钟排空,碳水化合物约1-2小时,而高脂食物(如炸鸡、奶油蛋糕等)因需要更多胆汁和消化酶参与,胃排空时间可延长至4-6小时。


(2) 公式计算:饮食间隔≈药物半衰期×1.5(例:半衰期6小时,间隔9小时进食特殊食物)。通过该公式,能初步估算出在服用药物后,间隔多久进食特殊食物较为合适,以减少食物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关注基因差异: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效率与基因密切相关,其中CYP450酶家族(如CYP2D6、CYP3A4、CYP2C9等)是关键“代谢工兵”。通过基因检测可以进行指导剂量调整,规避高风险药物。这些酶的活性由基因多态性决定,导致不同人群对同一药物的反应差异显著:

快代谢型:药物代谢速度过快,可能使药效“昙花一现”。例如,CYP2D6快代谢型人群若饮用圣约翰草茶(含强效CYP3A4诱导剂),会加速抗抑郁药文拉法辛的代谢,使其血药浓度骤降50%以上,导致治疗失败。

慢代谢型:药物蓄积风险高,易引发中毒。如CYP2C19慢代谢型患者使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药),活性代谢物生成不足,抗栓效果大打折扣,心梗风险增加2倍。

细读药品说明书

说明书中的“食物相互作用”栏目是重要参考。隐藏着关键风险提示:华法林需避免维生素K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否则可能引发血栓或出血;左甲状腺素钠:需空腹服用,与钙剂、豆制品间隔至少4小时,否则吸收率降低40%;抗抑郁药(如MAO抑制剂):禁食酪胺含量高的食物(如奶酪、腊肠),否则可能诱发高血压危象等等。

说明书查阅技巧

锁定关键词:查找“禁忌”“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章节。警惕“隐藏警告”:例如,“避免与乳制品同服”可能指向钙离子螯合作用;“餐后服用”提示食物可能影响吸收速率等。

温馨提示

科学用药需关注“药食交互”,建议患者用药前咨询药师或医生,规避潜在风险。


作者: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 药师 赵涛

审稿专家: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钟琳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