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异域而来的神奇药材——儿茶

发布日期:2025-07-24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东莞市人民医院 罗悦瑗

在中药的世界里,有一味药材来自遥远的异域,历经千年岁月,凭借独特的功效在中医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它就是儿茶。这味药材不仅名字充满童趣,其来源、功效与应用更是充满神秘色彩,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儿茶的面纱。

从异域到中原:儿茶不是茶

儿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茶叶,而是豆科植物儿茶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也被称为 “孩儿茶”“黑儿茶”。它原产于印度、缅甸、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在当地的传统医学中,儿茶就已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

早在唐代,伴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儿茶作为珍贵的药材和商品传入我国。当时,它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神奇的疗效,迅速引起了中医们的关注。由于其颜色黑褐如孩童的肤色,质地坚硬又带着一丝温润,故而得名 “孩儿茶” 。随着时间的推移,儿茶逐渐融入中医药体系,成为了中医临床常用的药材之一。

复杂工艺铸就独特药材

儿茶的制作过程颇为复杂,这也赋予了它独特的性质。当儿茶的植株生长到一定阶段,人们会选取其健壮的枝、干,剥去外皮后切成小段,放入大锅中加水煎煮。经过数小时的熬煮,汁液变得浓稠,再将其倒入模具中浓缩、干燥,最终形成黑褐色或棕褐色的块状物,表面光滑而有光泽,质地坚硬 。优质的儿茶断面有细孔,遇潮有黏性,气味微,味涩、苦,略回甜。

儿茶功效介绍

来源:

豆科植物儿茶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

性味:

苦,涩,微寒。

归经:

归肺,心经。

功效:

清热化痰、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活血止痛。

用法用量:

内服多入丸、散,每次用量为 1 - 3g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

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宜与铁器接触,因为其成分可能会与铁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

在活血止痛方面,儿茶常用于治疗跌扑伤痛。古代行军打仗时,士兵受伤后,军医会将儿茶与其他活血药材配伍,制成药膏或药剂,帮助受伤士兵缓解疼痛、促进恢复 。

止血生肌是儿茶的另一大功效。对于外伤出血、吐血衄血等症状,儿茶有着良好的疗效

此外,儿茶还具有收湿敛疮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疹、湿疮等皮肤疾病。其寒性能够清热燥湿,而收敛之性则有助于缓解皮肤渗出、瘙痒等症状 。在清肺化痰上,儿茶也能发挥作用,常与其他止咳化痰药配伍,用于治疗肺热咳嗽 。

代表方剂

七厘散(《良方集腋》)

组成

儿茶、乳香、没药、红花、血竭、朱砂、冰片、麝香。

功效

活血散瘀,止痛止血。

应用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出血不止,亦可用于外伤出血。

配伍特点

儿茶与血竭、乳香、没药等活血化瘀药合用,增强散瘀止痛、生肌止血之效,适用于伤科血瘀重症。

止血散(经验方)

组成

儿茶、龙骨、血竭、象皮。

功效

止血生肌。

应用

用于外伤出血、刀伤、金疮,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

配伍要点

儿茶收敛止血,龙骨、象皮收湿敛疮,血竭活血散瘀,诸药合用,止血而不留瘀,促进伤口愈合。

现代研究下的新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儿茶的药用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挖掘。研究发现,儿茶中含有的儿茶素、表儿茶素等成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抗炎、抗菌作用 。

在口腔疾病治疗方面,儿茶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其抗菌成分能够抑制口腔内细菌的生长,有效预防和治疗口腔溃疡、牙周炎等疾病。如今,一些牙膏、漱口水等口腔护理产品中,就添加了儿茶提取物,帮助人们维护口腔健康 。

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儿茶素被发现可以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此外,儿茶的抗氧化特性还使其在美容护肤领域崭露头角,被应用于护肤品中,帮助抵抗皮肤衰老 。


作者:东莞市人民医院 罗悦瑗

审稿专家:东莞市人民医院 陈婷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