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神经系统用药
【适应症】
☆ 用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瘙痒症(仅限现有治疗疗效不理想的情况)。
【作用机制】
☆ 本品是一种选择性阿片κ受体激动剂,对κ受体的亲和力远远超过μ型和δ型受体。因此,与传统阿片类药物不同,它几乎不激活μ受体,成瘾性低、呼吸抑制风险小。能够显著抑制组胺、P 物质诱导的搔抓行为。
【药品性状】
☆ 外观:淡紫红色至暗红色的薄膜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 包装形式:采用药用铝箔的PTP板包装,包装内还包含脱氧剂。
【正确服用方法】
☆ 标准剂量方案:成人通常每日一次,每次2.5 µg(一片),建议在晚饭后或睡前口服。根据症状缓解程度,在医生指导下可增加剂量,但最高剂量不超过每日一次5 µg(两片)。
☆ 口腔崩解服用技巧:服用时可将本品放置于舌头上,让唾液浸润并用舌头轻轻压碎,待崩解后可以仅用唾液吞服。也可用水送服。
☆ 注意事项:
虽然药片在口腔内崩解,但并非通过口腔粘膜吸收,而是需吞咽后经胃肠道吸收起效。
本品会通过血液透析清除,因此服药后至血液透析开始应留出足够的时间间隔(约为8小时)。
必须撕开取药!误吞PTP 板,坚硬的锐角部刺入食道粘膜,可能刺穿食管。
【常见不良反应】
常见问题 | 对应策略 |
嗜睡/头晕 | 避免驾驶、高空作业 |
催乳素升高 | 定期检测激素水平 |
肝功能异常 | 中重度肝患者需减量监测 |
【禁忌人群与注意事项】
☆ 禁用于对本品任何成份(盐酸纳呋拉啡或制剂中任何辅料如硫代硫酸钠水合物、D-甘露醇、交联聚维酮等)过敏的患者。
☆ 重度肝损伤(Child-Pugh C级)患者:缺乏安全数据,需医生严控风险。
☆ 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与CYP3A4抑制剂(酮康唑等)联用:其血药浓度升高,需密切监测。
与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联用:会增加呼吸抑制风险,应避免联用。
与离子交换树脂类药物(如司维拉姆等)联用:可被吸附,需间隔使用。
【药品贮存要求】
☆ 保存条件:密封避光保存,≤25℃(忌冷冻或高温)。取出后应立即服用,若需暂存应避湿保存并尽快使用。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主管药师 汪难喜
审稿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华小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