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每日一药】恩那度司他片

发布日期:2025-07-24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丹江口市第一医院 主管药师 张智敏

药品分类:肾性贫血治疗用药

药物基本介绍

☆ 恩那度司他片(商品名:恩那罗)是2023年6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的一种新型口服药物,属于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它适用于非透析的成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治疗,为肾性贫血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作用机制:生理性调控贫血的新途径

恩那度司他的作用机制基于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研究成果——“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它通过独特的三重作用机制改善肾性贫血:

☆ 促进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恩那度司他选择性抑制脯氨酰羟化酶,稳定低氧诱导因子(HIF),使HIF能够进入细胞核,与特定DNA片段结合,激活EPO基因转录。与传统的红细胞生成刺激剂不同,它促进EPO生成更符合生理节律和浓度,维持在10-50 mIU/mL范围内波动。

☆ 改善铁代谢利用:通过下调铁调素水平(临床研究显示治疗9周后铁调素水平较基线显著下降57.7%),促进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铁释放,提高铁的利用率。

☆ 增加转铁蛋白和总铁结合力: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恩那度司他治疗9周后,患者转铁蛋白水平较基线升高30.74%。

与同类药物相比,恩那度司他对HIF-2α的调控更具选择性,这种精准调控使其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哪些患者适用

适用人群

恩那度司他片适用于以下患者:

☆ 非透析的成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治疗

☆ 血红蛋白水平在80-105 g/L之间的患者

禁忌症

以下人群禁止使用:

☆ 对本品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

☆ 妊娠期或怀疑妊娠的女性(动物研究显示具有生殖毒性)

☆ 透析患者(目前适应症仅限于非透析患者)

正确使用方法

推荐剂量方案

☆ 起始剂量:成人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次2mg,每日1次

☆ 给药时间:餐前至少1小时或睡前空腹服用(食物会影响药物吸收)

☆ 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次8mg(每日一次)

剂量调整方案

☆ 监测频率:起始治疗阶段每2周监测1次血红蛋白(Hb)水平;稳定后每4周监测1次

☆ 调整原则:根据Hb水平和变化量,按照剂量阶梯(1mg→2mg→4mg→6mg→8mg)进行调整

☆ 增量间隔:每次增加剂量后至少维持4周再评估

漏服处理

☆ 如果漏服一次剂量,无需补服,只需按常规时间服用下一次剂量。这种简便的给药方案(每日一次)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需要注意的安全性问题

常见不良反应

根据临床研究数据,恩那度司他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77.7% vs 79.2%)。常见不良反应包括:

☆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发生率约1.8%)

☆ 血液系统:纤维蛋白D-二聚体升高(1.4%)

☆ 感染:呼吸道感染

☆ 胃肠道:胃肠出血(罕见)

严重风险及管理

使用恩那度司他需关注以下潜在风险:

☆ 血栓栓塞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卒中、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 血压升高: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压

☆ 肿瘤风险:理论上HIF通路可能促进肿瘤生长,尤其是未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

☆ 过高血红蛋白及上升过快风险:目标范围应控制在100-120 g/L

特殊监测要求

☆ 血红蛋白监测:起始阶段每2周1次,稳定后每月1次

☆ 血压监测: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

☆ 铁代谢监测:定期评估铁状态(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等)

特殊人群用药

☆ 肝功能不全患者:不推荐使用,尚未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进行临床研究

☆ 肾功能不全患者:非透析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透析患者目前尚无充分研究数据

☆ 老年患者(≥65岁)**:无需调整起始剂量,但需注意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16.5% vs 12.1%)

☆ 儿童患者(<18岁):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不推荐使用

☆ 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

妊娠期禁用(动物研究显示具有生殖毒性)

建议育龄妇女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至少3个月采取有效避孕

哺乳期建议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至少1个月停止哺乳

总结

☆ 恩那度司他片作为新型口服HIF-PHI类药物,为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它通过生理性调控EPO生成和改善铁代谢的双重机制纠正贫血,每日一次口服给药方案显著提高了患者依从性。临床研究显示其能快速提升并稳定维持血红蛋白水平,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特征。

☆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密切监测血红蛋白、血压及血栓事件风险,特别是老年患者和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随着该药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更多符合适应症的患者将能获得这一创新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延缓肾脏病进展。


作者:丹江口市第一医院 主管药师 张智敏

审稿专家:丹江口市第一医院 副主任药师 陈兆波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