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乳果糖——长期便秘患者可放心使用!

发布日期:2025-04-26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中山市阜沙医院 江康胜

乳果糖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糖,由半乳糖与果糖组成,外观通常为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黏稠液体。它既不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普通糖类,也不是常规的药物,而是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药物被广泛应用,对人体健康有着诸多积极作用。

一、改善便秘

作用机制:乳果糖在小肠中不被吸收,进入结肠后,被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分解代谢为乳酸和醋酸,使肠道内pH值降低。酸性环境一方面促进肠道蠕动,加速粪便排出;另一方面,肠道内的水分会因为渗透压的作用而增加,软化粪便,从而有效改善便秘症状。此外,它还能促进有益菌如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进一步助力肠道正常功能的恢复。

2、适用情况:
✅ 成人、老年人(尤其适合慢性功能性便秘)
✅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安全性较高)
✅ 儿童(需按体重调整剂量)
❌ 禁忌症:肠梗阻、半乳糖血症、对乳果糖过敏者。

它可以作为长期便秘患者的常规用药,相较于一些刺激性泻药,不会产生药物依赖性,也较少引起腹痛等不良反应。


3、用法用量:
口服:便秘患者根据年龄和便秘程度调整剂量。

1. 初始治疗(急性便秘)

起始剂量:15~30mL(10g~20g)/次,每日1次(早晨空腹或睡前服用)。

调整剂量:

若2~3天未排便,可增至30~45mL/日(分1~2次服用)。

最大剂量不超过60mL/日(长期高剂量可能导致腹泻)。

2. 维持治疗(慢性便秘)

推荐剂量:10~20mL/次,每日1次或隔日1次,以维持每日或隔日1次软便为宜。

减量原则:

若出现腹泻(水样便),减少剂量5~10mL,直至达到理想排便状态。

3. 服药技巧 & 注意事项

1. 最佳服用时间

早晨空腹(促进肠道蠕动)或 睡前(夜间肠道吸收水分较少,效果更佳)。

可与温水或果汁混合服用,改善口感。

2. 起效时间

通常24~48小时见效,部分患者可能需要2~3天。

若3天后仍无排便,可咨询医生调整剂量或排查其他病因(如肠梗阻)。

3. 药物相互作用

抗酸药(如铝镁制剂):可能降低乳果糖效果,建议间隔2小时服用。

其他泻药:避免联用,以防过度导泻。



二、治疗肝性脑病

1、作用机制:在肝脏功能受损时,体内的氨代谢会出现异常,过多的氨进入大脑会引发肝性脑病。乳果糖可以通过降低肠道pH值,使肠道内的氨转变为难以吸收的铵离子,减少氨的吸收。同时,促进肠道蠕动加快氨的排出,从而降低血氨浓度,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症状。

2、适用情况:

在肝性脑病的综合治疗中,乳果糖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通过降低血氨水平,缓解患者的精神神经症状,如烦躁不安、意识障碍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肝性脑病的病死率。

3、用法用量:

1. 急性肝性脑病(发作期)

初始剂量:
口服:30~50mL(200g/L糖浆),每1~2小时1次,直至每日排便2~3次(通常为稀软便)。

灌肠(无法口服时):300mL乳果糖 + 700mL生理盐水或温水,保留灌肠30~60分钟,每4~6小时可重复。

目标:保持大便pH<6,每日排便2~4次。

2. 慢性肝性脑病(维持期)

维持剂量:

个体化调整,通常 15~30mL/次,每日2~3次,以维持每日2~3次软便为宜。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更低剂量(如10mL/次)以避免腹泻。

3. 预防肝性脑病复发

长期维持:10~20mL/次,每日2次,根据排便情况调整。


四、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常见:腹胀、轻微腹痛(通常1~2天适应后缓解)。

过量:腹泻(减少剂量即可恢复)。

罕见:电解质紊乱(长期大剂量使用需监测)。

注意事项:对乳果糖过敏者禁用;糖尿病患者需谨慎使用,虽然乳果糖几乎不被吸收入血,但仍需关注血糖变化;肠梗阻患者禁用,因为它会加重肠道负担,不利于肠梗阻的恢复;使用过程中若便秘或肝性脑病症状无明显改善,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