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花
不仅颜值高
还是一味良药
新年临近,广东人开始抢购年花了。除了蝴蝶兰、水仙、金桔等整盆年花,一个由各式水花组合而成的杂锦大花瓶也是备受欢迎的,往客厅中央一放,五彩缤纷,喜气洋洋。而独占花瓶C位的,则是有着庞大冠幅、红艳绝伦的鸡冠花。
由于鸡冠花姿态艳丽,自古是文人的赋咏对象,如:宋代杨万里“出墙哪得丈高鸡, 只需红冠隔锦衣”,明代沈周“高冠红突兀, 独立似晨鸡”等。大家可知道,鸡冠花不仅颜值高,还是一味良药!内外兼修,正如老广说的“又睇得,又打得”。
● 【性状特征】●
入药的鸡冠花,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干燥花序。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切段。以朵大、色泽鲜艳者为佳。
● 【性味与归经】 ●
甘、涩、凉。归肝、大肠经。
● 【功能与主治】 ●
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
●红鸡冠花与白鸡冠花●
鸡冠花有红、白两种颜色,其性味功效相同,习惯上认为色白者优,色赤者次之。一般治疗赤痢多用红鸡冠花,治疗白痢多用白鸡冠花;治血证用红鸡冠花为多,治带下病以白鸡冠花为多。
●本草摘要●
鸡冠花的药用已有悠久历史。如:
1.《滇南本草》(明) “止肠风下血,妇人崩中带下,赤痢。”
2.《本草纲目》(明) “治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崩中,赤白带下,分赤白用。”
3.《玉楸药解》(清) “清风退热,止衄敛营。治吐血,血崩,血淋诸失血证。”
现代科学分析,鸡冠花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山柰苷,苋菜红苷,苋菜红素,松醇等。具有止血、抗真菌等作用。它的组方、成药古今均有,经久不衰。
●鸡冠花散●
----《圣惠方》(宋)
药物组成:鸡冠花,麝香。
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适用于伤寒鼻衄不止。
●鸡冠散●
----《普济方》(明)
药物组成:鸡冠花,棕榈,羌活。
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适用于小儿痢疾,下血不止。
●鸡冠丸●
----《圣济总录》(宋)
药物组成:鸡冠花,椿根皮。
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适用于结阴便血不止,疼痛无时;气痔下血,肛边疼痛。
●千金止带丸●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杜仲,续断,补骨脂,当归,白芍,川芎,延胡索,香附,木香,小茴香,青黛,鸡冠花,椿皮,牡蛎,砂仁。
功能与主治:健脾补肾,调经止带。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月经不调、色淡无块,或带下量多、色白清稀、神疲乏力、腰膝酸软。
● 愈带丸 ●
药物组成:当归,白芍,芍药花,熟地黄,艾叶,棕榈炭,蒲黄,百草霜,鸡冠花,香附,木香,知母,黄柏,牛膝,干姜,肉桂,甘草。
功能与主治:养血柔肝,固经止带。用于血虚肝郁所致的月经不调,带下病,症见月经先后不定期、赤白带下、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胸闷不舒。
●鸡冠花炖鸡●
原料:白鸡冠花15g,老母鸡1500g,酒15g,姜片10g,胡椒2g,精盐4g,胡椒粉1g。
做法:将老母鸡除毛、去内脏洗净,切块, 与鸡冠花一同放入砂锅内, 加适量水, 上火加入姜片、胡椒、精盐、胡椒粉、酒,上火烧沸,炖至母鸡肉烂熟即可食用。
功效:用于肝胆湿热型妇女带下症的辅助食疗。
● 鸡冠花煮蛋 ●
原料:鸡冠花50g,鸡蛋 2个,益母草15g。
做法:将鸡冠花和益母草洗净,放入水锅中置火上煎后,留汁去渣;将鸡蛋放入煎汁中煮至鸡蛋将熟时,取出鸡蛋打破蛋壳,再放入锅内煮至熟透入味后吃蛋饮汤。
功效:活血调经, 消肿解毒。
● 鸡冠花龟肉汤 ●
原料:鸡冠花60g,乌龟1只,土茯苓30g,葱白、姜片、胡椒、料酒、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
做法:将乌龟去肠脏,入沸水锅中汆过,捞出、去表皮白膜,然后加入全部调料进锅,加清水适量,旺火煮沸,再转移文火炖2小时,调味供食。
功效:清热解毒,止带祛湿,适用于湿热下注,带下色黄,黏稠恶臭,外阴瘙痒,口渴咽干,小便短赤等。
审稿专家: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刘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