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糖尿病患者注意!脚下有蚂蚁爬,可能是神经系统在报警

发布日期:2025-11-14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上海市中医医院药学部 药师 王蕾

如果您是一位糖尿病患者,是否曾感觉双脚像踩着棉花,或者有针刺、火烧、蚂蚁爬一样的奇怪感觉?

夜晚入睡时,双腿的疼痛、麻木感愈发清晰,让人难以入眠?这些很可能不是普通的劳累,而是糖尿病一个非常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在作祟。

它源于长期高血糖对全身微小血管和神经的侵蚀与损伤,如同一根长期浸泡在糖水里的电线,外皮会逐渐老化、破损,导致信号传输失灵。

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我们的神经系统就像身体的“互联网”,大脑是服务器,周围神经是交错互通的网线。当高血糖持续损伤这些“网线”时,就会导致信号传输错误或中断。

主要症状可分为两类

阳性症状

信号异常增强。表现为刺痛、灼痛、电击样痛、撕裂痛,皮肤感觉过敏,轻触也可能引发剧烈疼痛。

阴性症状

信号减弱或消失。表现为麻木、感觉迟钝、像踩在棉花上、感觉不到冷热,甚至无法感知到脚上的小伤口。

核心药物治疗

治疗DPN的药物主要围绕两大目标:缓解症状(止痛)和修复神经(对因治疗)。

但,所有治疗都必须建立在“有效控制血糖”这一基石之上。血糖控制不佳,任何药物治疗都如同在漏水的船上舀水,事倍功半。

一、针对神经痛的特效药

从“阻断异常信号”到“提升镇痛物质”

这些药物并非普通的止痛药(如布洛芬),而是专门作用于神经本身。

钙通道调节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作用机制

想象神经细胞上有许多“喇叭”(钙通道),疼痛信号被过度放大。这类药就像调音师,能调低“喇叭”的音量,减少异常疼痛信号的释放,让神经系统“安静”下来。

用法用量

起始剂量非常低:例如加巴喷丁从每晚睡前300mg开始。普瑞巴林从每日两次、每次75mg或每日三次、每次50mg开始。

缓慢加量:根据疗效和耐受性,在医生指导下,每隔数天至一周逐渐增加剂量,直到找到能有效控制疼痛且副作用可接受的最佳剂量。

严禁突然停药: 需在数周内逐渐减量。

注意事项

常见副作用:头晕、嗜睡、口干、水肿。这些副作用通常在用药初期出现,随身体适应而减轻。

提醒:因其可能引起头晕嗜睡,服药期间应避免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

抗抑郁药:度洛西汀、阿米替林

作用机制

这类药并非用于治疗“抑郁情绪”,而是因为它们能增加大脑中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物质是人体自带的“镇痛剂”。通过提升它们的浓度,可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的抑制能力,就像启动了身体自带的“止痛开关”。

用法用量

度洛西汀:治疗DPN的起始剂量通常为每日20mg,一天一次。

阿米替林:因其镇静作用强,通常在睡前服用,从极低剂量(如10-25mg)开始。

注意事项

度洛西汀副作用:可能包括恶心、口干、便秘、出汗增多。餐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阿米替林副作用:嗜睡、口干、视力模糊、便秘、心跳加快。非常适合因疼痛而失眠的患者,但老年人需慎防体位性低血压。

禁忌与注意:青光眼患者禁用阿米替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购药。

二、神经修复剂

为神经提供“营养”和“保护”

这类药物旨在改善神经的代谢和血供,帮助受损神经进行修复。

甲钴胺

作用机制

它是内源性维生素B12的一种。可以把它想象成“神经的修复工匠”。它参与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以及髓鞘(神经的“绝缘外皮”)的修复,促进神经再生。

用法用量

通常为口服,每次0.5mg,每日3次。

注意事项

安全性良好,但起效较慢,需坚持长期服用。它是作为辅助治疗,不能替代上述止痛药物。

α-硫辛酸

作用机制

它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高血糖环境下会产生大量“自由基”(破坏分子),攻击神经细胞。α-硫辛酸就像 “神经的防锈漆”,能中和这些有害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并改善神经的血流供应。

用法用量

国内多为静脉输液,也可口服。静脉用药通常一个疗程为2-3周。注意事项:本品需避光保存。口服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或皮疹。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用药方式。

依帕司他

作用机制

高血糖会激活一个叫“醛糖还原酶”的酶,产生大量“山梨醇”在神经细胞内堆积,造成神经水肿和损伤。依帕司他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以理解为 “截流剂”,从源头上阻止山梨醇的生成,从而保护神经。

用法用量

通常为口服,每次50mg,每日3次,餐前服用。

注意事项

用药后尿液可能呈现黄褐色,此为正常现象。需定期检查肝功能。

药物治疗的核心原则与注意事项

个体化治疗是核心

没有“最好”的药,只有“最适合”的药。医生会根据您的疼痛类型、身体状况、有无其他疾病等,为您量身定制方案。

“起始低量,缓慢递增”

这是使用神经痛药物的黄金法则。既能找到最小有效剂量,又能让身体有足够时间适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

联合用药是常态

如果单一种类药物效果不理想,医生常会采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联合治疗,如“加巴喷丁+度洛西汀”,以达到1+1>2的效果,同时减少单药大剂量的副作用。

耐心与坚持是关键

神经修复是个缓慢的过程,药物起效也需要时间。切勿因短期内效果不显或出现轻微副作用而轻易放弃治疗。

严防“病急乱投医”

禁止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来治疗神经痛,它们不仅无效,长期使用还会增加胃肠道、心血管和肾脏的不良事件风险。

不可或缺的生活管理

药物治疗必须与良好的生活管理相结合,才能构筑起坚实的防线。

定期足部检查

由于感觉迟钝,脚上出现小伤口、水泡可能都无法察觉。必须每天在光线充足处仔细检查双脚的每一个部位,包括脚趾缝。这是预防糖尿病足溃疡和截肢最重要的一环!

选择合适的鞋袜

穿宽松、透气、内部平滑的鞋子和吸汗的棉袜。避免穿硬底鞋、高跟鞋和赤脚行走。

温和护理

洗脚水温不宜过高(<37℃),先用肘部或温度计测试。洗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趾缝。可涂抹保湿霜防止皮肤干裂,但避免涂在趾缝。

适度运动

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进行如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总结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场需要耐心与策略的“持久战”。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并在医生指导下,科学、规范地使用针对性的神经止痛药和神经修复剂,同时将精细的足部护理融入日常生活,保护好身体的每一根“信号线路”,就能有效控制疼痛、延缓疾病进展,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上海市中医医院药学部 药师 王蕾

审稿专家:上海市中医医院 主管药师 钱凤丹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