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外用能消肿,内服可护肝——垂盆草

发布日期:2025-08-29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廖沙

景天科景天属植物垂盆草的干燥或新鲜全草。垂盆草作为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类中草药,其药用历史可追溯至《本草纲目拾遗》,现代药理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其在肝胆疾病、炎症治疗中的显著疗效。

【形状特征】

匍匐状丛生,纤细,长10-25 cm,节部易生不定根,质地脆嫩,断面圆形。

三叶轮生,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5-2.5 cm,宽0.3-0.5 cm,先端急尖,基部渐狭,全缘,肉质无柄。

顶生聚伞花序,黄色小花,花瓣5枚,披针形;花期5-7月。

【鉴别】

干燥全草常皱缩成团,茎呈圆柱形,直径 0.2-0.3cm,表面黄绿色或淡棕色,节明显;叶片多脱落或破碎,完整者呈倒披针形,质脆易折断;气微,味微苦。优质药材以茎细、叶多、色绿、质嫩者为佳,需注意与同科植物佛甲草(叶片较窄)、景天三七(费菜,茎直立)的鉴别。

【性味】

味甘、淡、微酸,性凉,归肝、胆、小肠经

【功能与药理作用】

核心功效为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清利肝胆湿热

针对湿热黄疸、肝炎转氨酶升高

解毒敛疮

用于痈肿疮毒、烧烫伤、毒蛇咬伤

清热通淋

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小便不利、淋沥涩痛

【配伍应用:临床常见对症方案】

肝胆湿热证(急性肝炎、黄疸)

经典配伍

垂盆草 30g + 茵陈 15g + 栀子 10g + 大黄 6g(后下)

功效

清热利湿退黄,适用于身目发黄、口苦、尿黄、舌苔黄腻者,现代常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的辅助治疗,可随证加减:转氨酶持续升高者加五味子 10g、联苯双酯(西药);肝区胀痛者加郁金 12g、香附 10g。

痈肿疮毒与烧烫伤

内服方

垂盆草 20g + 金银花 15g + 连翘 12g + 蒲公英 15g,水煎服,每日 1 剂

外用方

新鲜垂盆草捣烂取汁,或干燥品研末用麻油调敷,每日 2-3 次,可快速缓解红肿热痛,促进创面愈合,尤其适用于轻度烧烫伤(Ⅰ- 浅 Ⅱ 度)及皮肤化脓性感染。

湿热淋证(尿路感染)

配伍方案

垂盆草 25g + 车前子 15g(包煎) + 瞿麦 12g + 滑石 18g(包煎) + 甘草梢 6g

适用症

尿频、尿急、尿痛、小便黄赤,尿常规提示白细胞增多者,若伴有血尿可加小蓟 15g、白茅根 20g 凉血止血。

【注意事项】

性味偏凉,脾胃虚寒者慎用。用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或加重湿热症状

垂盆草作为药食同源的品种(部分地区用于凉拌菜),其安全性较高,但临床应用需遵循 “辨证施治” 原则,尤其在治疗慢性肝病时,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盲目用药。


作者: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廖沙

审稿专家: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药师 张玲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