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过,当你在药店抓上一副中药,那些药材究竟从何而来?处方上的“君臣佐使”又是如何汇聚到一起,最终送到我们手中的呢?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有一个地方,它就像一个巨大的“药材王国”,掌控着中医药行业的“命脉”,收纳着来自大江南北的珍稀中药材,影响着百姓的健康生活。 它究竟是何方神圣?又是怎样发展而来?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神秘面纱。
一、历史沿革 中药材专业市场是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审批并登记注册的专门经营中药材的集贸市场。其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时期南北商品交换中的药材贸易,三国时期,江西樟树的“药圩”便初现雏形;中药材交易市场的雏形在唐朝已然形成,《岁时广记》记载有唐大中年间“天下药辈,皆于九月初集梓城”;在宋、元时期,药市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宋朝京城相国寺庙会“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元代禹州已形成中药材交易的常年大市;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诏令全国药商集结禹州交易;至明清时期,河南禹州、河北安国、江西樟树等地形成区域性药市,奠定了现代市场的地理格局。 图1 《清明上河图》中的香药铺
中药材专业市场起源于传统药材集散地的规模化发展。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正式建立审批制度,将分散的药材交易纳入规范化管理。当时全国存在一百多家药品集贸市场和药材市场,国家对中药材交易市场进行规范后,其中90个市场因管理混乱、问题严重被关闭、取缔或转营他业,17个市场被确认为中药材专业市场,这类市场需满足“统一挂牌标明品名、产地、规格”,“严禁中药饮片及毒性药材交易”等严格标准,成为连接产地与消费终端的核心枢纽。
二、中药材专业市场区域分布 图2 中国中药材市场区域分布图
图3 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
图4 安国数字中药都
图5 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
图6 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
三、中药材专业市场的重要性 中药材专业市场作为中医药产业链的核心枢纽,构建起涵盖种植、加工、检测、交易的完整生态链,其存在对行业发展和百姓生活具有多维度的深远意义: 1.整合产业链 中药材专业市场连接上游种植户、中游加工企业与下游医药制造、流通及终端消费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 2.推动质量控制 中药材专业市场通过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和质量检测体系,推动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的规范化,保证中药材质量。 3.调节市场 作为全国中药材价格的风向标,中药材专业市场通过集中交易形成公开透明的价格机制,能够反映供需关系变化。 4.建立中药材溯源体系 中药材专业市场建立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追溯体系,实行“来源可溯、去向可追”的电子追溯系统,消费者扫描药材包装上的二维码,可查看种植基地、加工企业、检测报告等各项信息。 5.保障药品供应与可及性 中药材专业市场通过规模化采购和高效物流,确保全国医疗机构和药店的稳定供应。此外,市场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使偏远地区居民也能便捷购买到优质中药材,提升了药品可及性。
四、结语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药箱,中药材专业市场通过标准化、集约化、数字化改造,既筑牢了中医药行业的根基,又构建起惠及全民的健康保障网络,真正实现了“一棵小草改变世界,一株药材造福万家”的产业愿景。 Tips 中药材 指来源于药用植物、药用动物等资源,经规范化种植、养殖、采收和产地加工后,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用于生产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的药用原料。 中药饮片 指中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药品,可以直接用于中医临床和处方用药。这类产品在销售时,需标明产地,且销售中药饮片的企业需具备药品经营许可证。 中药材专业市场作为专门经营中药材的集贸市场,市场中的药材多来源于产地,按照农副产品进行管理,销售时主要强调其农产品属性而非药品属性。中药材作为农副产品,除了进入药用渠道制成中药饮片之外,还有多方面其他用途,如群众用于日常烹饪养生保健、工业生产用于提取色素、甜味剂和兽药原料等。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中山市人民医院 刘锐锋主任药师 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医院 刘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