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前有位书生名茂生,饱读诗书却屡试不第,因此积郁成疾,颈部长出许多瘰疬(即淋巴结核),久病不治。后寻神农救治,求得此药草,因夏季枯黄时采集入药,又名“夏枯草”,有清热散结之功效,不久病愈。
【夏枯草】
来源
唇形科植物Prunella vulgaris 的干燥果穗,主产华东及中部省份,夏季采收晒干后入药。
性状
形状为圆柱形或棒槌状,略扁,顶端钝圆,基部常带短茎(≤2.5cm);棕色至浅紫褐色,苞片边缘带紫色光泽;苞片排列7—14轮,每轮2片对生,覆瓦状紧密排列,形似“鱼鳞”;气微清香(揉碎后明显),味淡微苦涩。
性味归经
寒热瘰 鼠 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
功能主治
明目
缓解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头痛眩晕(如高血压)。
散结消肿
治疗瘰疬(淋巴结核)、瘿瘤(甲状腺肿)、乳痈(乳腺炎)。
利尿降压
改善小便浑浊、前列腺炎,辅助降血压。
用法用量
煎服:
取夏枯草干燥果穗,煎服剂量为9-15克,可煎汤服用。
【药食同源】
活性成分
本品含三萜皂苷、芸香苷、金丝桃苷等苷类物质及熊果酸、咖啡酸、游离齐敦果酸等有机酸;花穗中含飞燕草素、矢车菊素的花色苷、d-樟脑、d-小茴香酮等。
药用价值-复方制剂
清脑降压片
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症见头晕、头痛、项强、血压偏高。
夏枯草口服液
清火,散结,消肿。用于火热内蕴所致的头痛、眩晕、瘵病、瘦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乳腺增生病见上述证候者。
乳癖消片
软坚散结,活血消痈,清热解毒。用于痰热互结所致的乳癖、乳痈,症见乳房结节、数目不等、大小形态不一、质地柔软,或产后乳房结块、红热疼痛;乳腺增生、乳腺炎早期见上述证候者。
食用价值—常用药膳方
高血压 眩晕
荠菜、夏枯草各60g,水煎服。
颈淋巴结结核
昆布、夏枯草各18g,海藻15g,青皮、白芥子各9g。水煎服。
乳痈初起,乳房胀痛
夏枯草、蒲公英各等份。酒煎服,或作丸亦可。
肺结核
夏枯草30g,煎液浓缩成膏,晒干,再加青蒿粉3g,鳖甲粉1.5g,拌匀。为1日量(亦可制成丸剂服用),分3次服。
此外,夏枯草也可用于日常保健,一些凉茶中都有加夏枯草,利用清热的功能,达到祛除湿热、防暑降温的功效。
【注意事项】
特殊体质需谨慎
夏枯草性寒清泄,故脾胃虚寒者慎服;孕妇、哺乳期女性、肝肾功能不全者及儿童使用前需咨询专业医师。
特别提醒
夏枯草一般多入汤剂,煎汁服用,也可以制成散剂或丸剂服用。但中药材的使用须辨证论治,应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随意使用,更不可随意听信中药偏方和广告宣传。
药师提醒
夏枯草虽有清热、明目、散结等功效,但使用时需结合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遵循科学用药原则,以确保安全有效。使用夏枯草前应咨询医生,避免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对夏枯草过敏者禁用。
【总结】
夏枯草以“果穗”入药,是兼顾药用与食疗的传统良品,尤擅清肝火、散结节、降血压。但因其性寒,需严格辨证使用,避免误伤脾胃。现代研究正逐步验证其抗肿瘤、调节免疫等潜力,未来或为更多疾病提供治疗思路。
作者: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药师 陶蓉
审稿专家: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药师 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