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志,一听名字就让人联想到“志向远大”,而它的药用价值也确实不负其名。作为一味传统中药,远志以“安神益智、化痰开窍”著称,尤其适用于失眠健忘、心神不宁等症。无论是学生、上班族,还是中老年人,适当使用远志,都能帮助改善记忆力、缓解焦虑,堪称“心灵的良药”。
来源及形态特征
远志为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其植株矮小,高约20-40厘米,叶片细长,呈线形或披针形,夏季开淡紫色小花,果实为扁圆形蒴果。
主要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华北地区: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地区:宁夏、青海、新疆(部分山区);华中及西南地区:河南、四川(北部)、西藏(东部)。其中,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等地是远志的传统道地产区,尤其是山西的运城、临汾一带,所产远志质量较佳。
采收季节
远志为多年生草本,生长3年后可收获。春秋两季采挖,以秋季采收者质量最佳。
药用部位
以干燥根入药。除去根部泥土并趁水分未干时,用木棒敲打使其松软,抽去木心晒干。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温。归心、肾、肺经。
药用价值
在《神农本草经》中,远志被列为上品,称其“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远志“长于安神定志,通肾气,强志不忘”。《名医别录》认为远志可“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这些古籍均强调远志在安神益智、化痰开窍方面的独特作用。
安神益智
用于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健忘、多梦。
化痰开窍
适用于痰阻心窍所致的神志昏蒙、癫痫。
祛痰止咳
用于痰多黏稠、咳嗽不爽之症。
抗抑郁
现代研究表明,远志提取物具有抗焦虑、抗抑郁作用。
经典方剂
天王补心丹
远志+酸枣仁+柏子仁:用于心阴不足、失眠多梦。
归脾汤
远志+黄芪+龙眼肉:适用于心脾两虚、健忘心悸。
定志小丸
远志+石菖蒲+人参:改善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现代药理研究
远志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远志皂苷、远志酮、多糖等,具有以下作用:
神经保护:促进脑内乙酰胆碱释放,改善记忆功能。
镇静催眠:调节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缓解焦虑。
抗炎抗氧化:抑制自由基,减轻神经炎症。
祛痰作用:刺激呼吸道黏膜,促进痰液排出。
日常使用小妙招
01、煎汤
3~10g,可配伍其他安神药物同煎。
02、研末冲服
安眠:远志粉3g+酸枣仁粉5g+蜂蜜调匀,睡前2小时温水送服。
提神:远志3g+石菖蒲3g,热水冲泡代茶饮,比红牛更温和。
健脑:远志、核桃、黑芝麻按1:2:2比例打粉,每天一小勺,给大脑"加餐"。
化痰:远志+桔梗+甘草,各3g,感冒痰多时当茶饮,呼吸道"疏通工"。
03、煮粥
远志粉5g,与粳米同煮,可安神养心。
04、香囊妙用
远志+合欢皮等量打粉装入香囊放枕边,淡淡的药香比薰衣草更助眠。
注意事项
慎用或禁用人群:
阴虚火旺者:远志性温,可能加重虚火。
实热证者:远志温燥,可能助热生火。
胃炎、胃溃疡患者:远志皂苷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
孕妇——远志可能刺激子宫收缩,传统认为有“破气”作用,孕期慎用。
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煎服:药典推荐剂量3~10克; 研末冲服:1~3克。
3. 避免与辛辣燥热药同用;慎与中枢神经抑制剂联用。
4. 生远志对胃刺激性较大, 蜜炙或甘草制远志能缓和燥性,减少胃肠刺激,更适合长期服用。
5. 出现皮疹、瘙痒,应立即停用;不宜长期单用,建议间断使用,避免温燥伤阴。
审稿专家: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药师 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