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作为常用的降压药,被大量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
正确使用氨氯地平,对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风险极为关键。
下面,为大家详细讲讲服用氨氯地平时必须牢记的“3要3不要原则”!
氨氯地平用药的“3要”
要规律服药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管控的慢性病,氨氯地平的功效在于持续、平稳地降低血压。
患者务必每天在固定时间服药,比如清晨起床后,或者晚上临睡前。
如此,药物在体内便能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充分发挥降压作用。
要是随意漏服,或者不按时服药,血压就会出现波动,进而大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打个比方,有的患者工作一忙就忘了吃药,想起来后又随便补服,这会让血压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给身体带来极大危害。
要监测血压
服用氨氯地平期间,定期监测血压是必不可少的。患者可以购置家用血压计,每天在同一时间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
通过监测血压,一来能判断药物是否有效控制住了血压,了解药效;二来,要是发现血压控制不理想,或者出现异常波动,能及时告知医生,方便调整治疗方案。
举个例子,要是连续几天测量,血压都持续高于正常范围,可能就需要调整氨氯地平的剂量,或者联合其他降压药一起使用。
要注意生活方式调整
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良好的生活方式对血压控制同样关键。服用氨氯地平的患者,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饮食上,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运动方面,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还要戒烟限酒,避免熬夜,保持心态平衡。
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能增强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氨氯地平用药的“3不要”
不要随意增减剂量
氨氯地平的剂量,是医生综合患者的病情、血压水平、身体状况等因素确定的。患者千万不能自行随意增减剂量。
自行加大剂量,可能导致血压降得过低,引发头晕、乏力、心慌,甚至晕厥等低血压症状,还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而
自行减少剂量,又可能让血压控制不佳,达不到治疗目的,长期下去,会损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
比如,有的患者感觉血压降下来了,就自行减少药量,结果没过多久,血压又反弹升高,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不要突然停药
长期服用氨氯地平后突然停药,是非常危险的。
这可能引发血压反跳,也就是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甚至超过服药前的水平,从而大幅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像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等。
哪怕血压控制得很好,也得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停药,并且在停药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压变化。有些患者血压平稳一段时间后,就以为高血压治好了,擅自停药,这种做法大错特错。
不要忽视药物不良反应
虽说氨氯地平总体耐受性不错,但还是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像头痛、面部潮红、脚踝水肿、牙龈增生等。
一旦出现这些不良反应,患者千万别不当回事,要及时告诉医生。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比如更换药物,或者采取相应措施减轻不良反应。
比如,对于轻度的脚踝水肿,医生可能会建议同时服用小剂量利尿剂来缓解;要是不良反应比较严重,可能就得换用其他降压药了。
总之,正确服用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3要3不要”!能帮助患者更安全、有效地控制血压,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中山市阜沙医院 倪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