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清热解毒,退热除蒸,利尿通淋——葎草

发布日期:2025-08-05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药品信息科 副主任药师 郑绮姗

本品为桑科植物葎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切段。以叶多、色绿、具果穗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

甘、苦,寒。归肺、胃、大肠、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退热除蒸,利尿通淋。用于肺热咳嗽,发热烦渴,骨蒸潮热,热淋涩痛,湿热泻痢,热毒疮疡,皮肤瘙痒。


【配伍应用】

葎草配黄芩

两药性味苦寒,入肺经,均清泄肺热、泻火解毒。葎草长于清热解毒,退热;黄芩善于清泄肺中火邪,祛上焦湿热,除胸中气逆,消膈上热痰。两药相配,清泄肺热、泻火解毒之功增强,适用于肺热咳嗽及热毒疮疡。


葎草配百合

葎草甘苦寒,入肺经,长于清泄肺火而解毒、退热除蒸。百合甘寒质润,善于养肺阴、清肺热、润肺燥而止咳。两药相配,具有较好的清肺润燥、止咳宁嗽、退热除蒸之效,适用于肺热、肺燥或肺虚所致的咳嗽,尤宜于虚劳咳嗽,骨蒸潮热。


葎草配海金沙

两药均能利尿通淋。葎草苦寒降泄,长于清泄膀胱湿热。海金沙甘淡寒,其性下降,善清小肠、膀胱二经血分湿热而通利水道,功专利尿通淋止痛,尤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两药相配,清热利湿、通淋止痛效优,适用于淋证涩痛。


【鉴别应用】

葎草与鱼腥草

葎草

鱼腥草

两药均性寒,入肺经,能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同可治肺热咳嗽,淋证涩痛,湿热泻痢,痈肿疮毒。

然葎草性味甘苦寒,又能退热除蒸,常用治温病后期,体虚而余邪未清,虚热烦渴,骨蒸潮热。

而鱼腥草性味辛微寒,清热解毒之中尤善消痈排脓,为治肺痈吐脓之要药。


【药理毒理】

本品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等作用。


【成药例证】

尿感宁颗粒

药物组成:海金沙藤、连钱草、凤尾草、葎草、紫花地丁。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通淋利尿。用于膀胱湿热所致淋证,症见尿频、尿急、尿道涩痛、尿色偏黄、小便淋漓不尽;急慢性尿路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止泻冲剂

药物组成:葎草、辣蓼、南五味子根茎。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燥湿导滞,理气止痛。用于急性肠胃炎,止呕止泻,退热止痛。


【用法与用量】

10-20g。外用鲜草适量,捣烂敷或煎水熏洗患处。



审稿专家: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刘锐锋

作者: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药品信息科 副主任药师 郑绮姗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