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干燥体。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11月至次年3月前捕捉,置适宜容器内,用酒少许将其闷死,取出,阴干;或置沸水中烫死,取出,干燥。以完整、色棕褐、发亮、油性大者为佳。
【炮制】
炒九香虫 取净九香虫,炒至有香气。
【性味与归经】
咸,温。归肝、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
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配伍应用】
九香虫配甘松
九香虫咸温,具有理气止痛、温肾助阳之功;甘松辛甘温,行气止痛,开郁醒脾。九香虫入肝脾,以疏肝理气见长;甘松入脾胃,温而不热,甘而不滞,香而不燥,善开脾郁。两药配伍,增强行气止痛之功。适用于治疗寒郁气滞之胸闷、脘痛、腹胀。
九香虫配补骨脂
九香虫味咸性温,入肾经,能温补肾阳;补骨脂苦辛温燥,善补肾壮阳、固精缩尿。两药配伍,共奏温阳补肾之功。用以治疗肾阳不足,阳痿早泄,夜尿频多等症。
【鉴别应用】
生九香虫与炒九香虫 两者功效基本相似。生九香虫作用猛烈,有良好的理气止痛,温肾助阳作用;主治胸胁胀痛、肝胃气痛,肾阳不足之阳痿、腰膝冷痛等。炒九香虫,酒炒后不仅除去腥膻,而且增加其行散理气止痛,温肾助阳作用,临床更为常用。
【方剂举隅】
乌龙丸(《摄生众妙方》)
药物组成
九香虫、杜仲、白芷、陈皮、车前子。
功能与主治
补益肝肾。适用于肝肾亏损所致的腰膝酸软、阳痿、遗尿、脘闷胸痛等。
【成药例证】
小儿进食片
药物组成
佛手、石斛、麦芽、枳壳、龙胆、山楂、六神曲、苍术、九香虫、石菖蒲。
功能与主治
健脾消食。用于小儿食积,厌食。
茸血补心丸
药物组成
鹿茸血、川芎、茯苓、首乌藤、酸枣仁、龙齿、当归、谷芽、麦冬、九香虫、人参、石菖蒲、柏子仁、远志、龙眼肉、合欢花、地黄、朱砂、肉桂。
功能与主治
益气养血,养心安神。用于心悸气虚,神志不安,失眠不寐及神经衰弱。
妇科万应膏
药物组成
当归、川芎、苏木、泽兰、茺蔚子、红花、九香虫、小茴香、青皮、干姜、胡芦巴(炒)、艾叶、石楠藤、白芷、拳参、白蔹、桉油。
功能与主治
理气活血,温经散寒。用于寒凝血瘀所致痛经、闭经,症见经前或经期腹痛、得热则舒、经色紫暗有血块,或经水数月不行。
消食健儿冲剂
药物组成
九香虫、南沙参、白术、山药、谷芽、麦芽。
功能与主治
健脾消食。用于小儿慢性腹泻,食欲不振及营养不良等症。
【用法与用量】
3-9g。
【注意】
阴虚内热者慎用。
【药理毒理】
本品具有抗菌、抗胃溃疡、抗肿瘤、抗凝血等作用。
作者: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药品信息科 副主任药师 郑绮姗
审稿专家: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刘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