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告别慢性便秘困扰:常用药治疗一文讲清

发布日期:2025-05-21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云南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 周娅琳

在日常生活中,慢性便秘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慢性便秘的药物治疗方法,帮助大家科学应对这个烦恼。

认识慢性便秘

慢性便秘是指持续≥6个月的排便障碍,特征包括:

  1. 排便频率低(<3次/周)

  2. 粪便干硬

  3. 排便困难(费力、梗阻感、不尽感、需手法辅助等)

病因与分类

——功能性便秘(90%以上)——

慢传输型(结肠蠕动减弱)

出口梗阻型(盆底肌协调障碍)

混合型

——继发性便秘——

药物性便秘:阿片类、抗抑郁药、钙剂等。

代谢性便秘: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

神经性便秘:帕金森病、脊髓损伤。

危害:腹胀、焦虑,显著降低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我国成人患病率4.0%-10.0%,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男性

治疗现状:药物干预是主要缓解手段。

治疗慢性便秘的常用药物

容积性泻剂

容积性泻剂就像是肠道里的“吸水海绵”,它们能滞留粪便中的水分,让粪便含水量增加、体积膨胀,从而促进排便。

常见药:欧车前、聚卡波非钙、麦麸等。
适用:轻度便秘患者。注意:服用时一定要补充足够的液体,不然可能会导致肠道堵塞,就像给干涸的河道注水一样,只有水分充足,才能让“船只”(粪便)顺利通行。

渗透性泻剂

渗透性泻剂的作用原理是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像一个个“小磁铁”吸引水分进入肠道,增加粪便体积,同时刺激肠道蠕动。

常用药:聚乙二醇,乳果糖、广泛应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的治疗。
优点:

  • 聚乙二醇口服后不被肠道吸收、代谢,含钠量低,不良反应少。

  • 乳果糖促进生理性细菌的生长,增加肠腔内渗透压,长期使用安全性也较高。

刺激性泻剂

刺激性泻剂如同肠道的“加速器”,作用于肠神经系统,增强肠道动力并刺激肠道分泌。

常用药:比沙可啶、酚酞(因可能致癌已撤出市场)、蒽醌类药物(番泻叶)和蓖麻油等都属于这一类。

优点:短期服用安全有效,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可导致不可逆的肠神经损害、引起结肠黑变病等。所以,一定要谨遵医嘱,短期、间断使用。

促动力药

促动力药是肠道的“动力引擎”,作用于肠神经末梢,释放运动性神经递质、拮抗抑制性神经递质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增加肠道动力。

常用药:高选择性 5 - 羟色胺 4 受体激动剂普卢卡必利

优点:它能显著缩短结肠传输时间,对慢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促分泌药

可刺激肠液分泌,促进排便。
常用药:鲁比前列酮、利那洛肽等

优点:鲁比前列酮能选择性激活位于肠上皮细胞顶膜的 2 型氯离子通道,使肠液分泌增加,疏松粪便。利那洛肽可结合和激活肠上皮细胞 GC - C 受体,增加氯化物和碳酸氢盐的分泌并加速肠道蠕动,还能缓解腹痛等腹部不适症状。

不过目前利那洛肽在我国已批准用于治疗 IBS - C,鲁比前列酮尚未在我国上市。

微生态制剂

慢性便秘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往往处于失衡状态,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促进肠道蠕动和胃肠动力恢复。

常用药: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益生元如菊粉、合生元

优点:虽然不是一线药物,但作为长期辅助用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便秘症状。不过在选择微生态制剂时,如何挑选适合的种类、确定合适的剂量、组合和疗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阶梯式治疗方案

▌ 第一阶段:生活方式调整

膳食纤维:每日25-30g(如燕麦、奇亚籽、绿叶蔬菜)。

饮水:1.5-2L/天(尤其晨起空腹温水)。

运动:每日30分钟步行/腹部按摩(顺时针)。

排便训练:固定时间如厕(晨起或餐后)。

▌ 第二阶段:渗透性/容积性泻药

聚乙二醇(PEG):首选,安全有效(如福松®,10-20g/日)。

乳果糖:适用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15-30ml/日)。

容积性泻剂(如非比麸):增加粪便体积(需充足饮水)。

▌ 第三阶段:刺激性泻药(短期使用)

比沙可啶:5-10mg/日(不超过1周)。

番泻叶:避免长期用(防结肠黑变病)。

▌ 第四阶段:新型药物

促分泌药:利那洛肽、普卡那肽,适用于难治性便秘。

5-HT4受体激动剂:普芦卡必利(2mg/日),改善结肠动力。

▌ 出口梗阻型便秘

生物反馈治疗:纠正盆底肌不协调。

局部用药:开塞露(临时使用)。

特殊人群的治疗

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牙齿问题、缺乏运动以及服用多种药物等原因,容易发生便秘。治疗时应首先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合理运动,尽量停用导致便秘的药物。

药物首选:容积性泻剂和渗透性泻剂如乳果糖、聚乙二醇。

严重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适量应用刺激性泻剂,或合用灌肠剂或栓剂。如,普芦卡必利或鲁比前列酮,也有较好的效果和耐受性。

儿童

儿童便秘多数为功能性便秘,通常与排便习惯不良有关。家庭教育至关重要,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同时合理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治疗:对于粪便嵌塞的儿童,可采用口服(容积性或渗透性泻剂)或经直肠用药(开塞露或 0.9%的氯化钠溶液)解除嵌塞粪块,解除后启动维持治疗。聚乙二醇是便秘患儿的一线治疗药物,容积性泻药和乳果糖也有不错的效果且耐受性良好。

孕妇

妊娠期便秘较为常见,主要与孕激素、机械性因素和生活方式改变有关。

治疗:时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和适当运动。容积性泻药、聚乙二醇、乳果糖是安全的选择,而比沙可啶、番泻叶等刺激性泻药以及其他蒽醌类泻药和蓖麻油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应避免使用。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慢性便秘,虽然控制血糖可能有益,但仍缺少特异性治疗措施。

治疗:可使用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对于顽固性病例,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使用新型通便药物如普芦卡必利、鲁比前列酮和利那洛肽等,但这些药物在糖尿病便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还相对较少。

最后总结

慢性便秘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合理的药物疗,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可以有效缓解的。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让自己的肠道恢复正常的蠕动节奏,告别“便”秘的困扰,重新享受健康舒适的生活。


作者:云南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 周娅琳

审稿专家: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 尹笋君副主任药师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