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药物是我们治疗疾病、保障健康的有力武器,然而当我们服用某些药物并接触到阳光后,可能会触发一种隐形的危险——药物光敏反应。为了维护我们的健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并掌握关于药物光敏反应的必要知识,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吧。
什么是药物光敏反应呢?
当人体使用某些药物后,在阳光或紫外线照射下,皮肤出现红斑、水疱、瘙痒等症状的一种不良反应。
药物是如何产生光敏反应的呢?
光敏反应的分类 | 光毒性反应 | 光变态反应 |
发生机制 | 光敏药物直接吸收紫外线产生自由基损伤皮肤细胞 | 光敏药物作为半抗原引发免疫反应(IV型超敏反应) |
易发人群 | 任何人群均可发生 | 好发于遗传易感或过敏体质者 |
潜伏期 | 数分钟至数小时(暴露后快速出现) | 24-72小时(延迟发作) |
临床表现 | 类似晒伤:红肿、灼痛、水疱 | 湿疹样皮疹、瘙痒,可扩散至非暴露部位 |
皮损范围 | 仅限阳光暴露部位 | 可蔓延至全身非光照部位 |
剂量依赖性 | 是(剂量越大反应越重) | 否(小剂量也可触发) |
首次用药即发生 | 是 | 需先致敏(首次用药可能无反应) |
复发风险 | 停药后消失,无记忆性 | 再次接触药物+紫外线会快速复发 |
易引发光敏反应的药物都有哪些呢?
抗菌药物
喹诺酮类:据统计,喹诺酮类药物导致光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为0.1%~3%,主要表现为在光照皮肤处出现红肿、发热、瘙痒、疱疹等症状。发生光毒性反应强弱顺序依次为,克林沙星>司帕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曲伐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当然,沙星家族也有特例。如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在常规剂量下,一般不会引起光毒性反应。这是因为喹诺酮类药物的光毒性与其8位取代基的性质有关。如果取代基为卤素,则光毒性增强。如果取代基为甲氧基则光毒性减弱,在治疗剂量下几乎没有光毒性。
四环素类:该类药物引起的光敏反应类似于轻至重度烧伤。如金霉素、土霉素、甲烯土霉素、二甲胺四环素、去甲金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其中去甲金霉素的光敏反应发生率尤其高。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也更易发生光敏反应。
磺胺类:该类药物引起的光敏反应主要为光照性皮炎,目前报道较少。如复方新诺明、甲氧苄啶、柳氮磺吡啶、磺胺嘧啶等。
抗真菌类:光毒性表现通常是皮疹,唇炎,多形性红斑等。如灰黄霉素、酮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需注意长期使用伏立康唑的儿童,光照后可能导致囊性纤维化和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其他类: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抗结核药(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钠)、氯霉素均有发生光敏反应的报道。
心血管药物
药物分类 | 代表药物 |
抗心律失常药 | 胺碘酮、奎尼丁 |
钙通道阻滞剂 | 硝苯地平、尼莫地平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 氯沙坦、缬沙坦 |
利尿剂 | 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吲达帕胺 |
β受体阻滞剂 | 普萘洛尔 |
患者在服用以上药物后,阳光下暴露时,可能会出现光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瘙痒、灼痛等症状。对于长期服用胺碘酮的病人,暴露于阳光下时,皮肤可能会出现蓝灰色色素沉着。
降糖药
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美脲、格列本脲等,也可能引发光敏反应。
维甲酸类药物
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疾病,如异维A酸、阿维A等。但它们也可能导致皮肤对阳光更加敏感,增加光敏反应的发生几率。
非甾体抗炎药
如双氯芬酸、布洛芬、酮洛芬、罗非昔布、美洛昔康、萘普生、吡罗昔康、吲哚美辛等,都有光敏反应。
其他药物
除了上述几类药物外,还有一些其他药物也可能引发光敏反应。例如抗肿瘤药以及部分中药(如补骨脂、连翘、独活、沙参、白芷、白鲜皮、前胡、防风、荆芥等,雷公藤)等。在使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留意其是否具有光敏性。
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护措施呢?
防晒措施
防晒霜选择与使用
防晒霜:确保广谱防护且SPF≥30。
使用量:至少一元硬币大小。
重点涂抹部位:耳后、颈后等易忽略区域。
因防晒效果会减弱,需要2小时补涂一次。
出汗或游泳后应立即重新涂抹防晒霜。
物理防护
建议穿戴UPF50+防晒衣,佩戴宽檐帽。
外出时使用防紫外线伞,避免强光直射。
条件允许下,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保护眼周皮肤。
用药注意事项
时间管理
服药期间应避免紫外线高峰期10:00-16:00外出。
必须外出时,务必采取防晒措施。
服药期间及停药后5天内,也应持续防晒。
应急处理
出现光敏反应如红斑、水疱时,应立即冷敷患处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避免患处继续晒太阳。
若症状严重,请携带服用的药物前往医院,并向医生说明用药情况和症状表现,以便得到准确的治疗。
温馨提示
长期服药的患者,应主动询问药物是否有光敏反应。
自行购药时,务必阅读说明书,注意“光敏性/光毒性”提示。
了解药物特性,做好个人防护。
提高警惕,科学防护,避免药物光敏反应的不良影响。
重视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作者:云南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杜鑫
审稿专家:民权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杜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