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鹅肠草

发布日期:2025-04-22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副主任药师 刘加元

来源

鹅肠草,又名牛繁缕、抽筋草、鹅肠菜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生于田间、路旁草地、山野或阴湿处。通常在夏秋季节采集,洗净后切碎晒干或鲜用。


性状

鹅肠草全草长20-60厘米,茎多分枝,表面略带紫红色,节部和嫩枝梢处颜色更为明显。叶片对生,膜质,呈卵形或宽卵形,长2.5-5.5厘米,宽1-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近心形。花白色,生于枝端或叶腋,花瓣顶端2深裂达基部。蒴果卵圆形,种子近圆形,褐色,密布刺状突起。


性味

甘、酸,平。


归经

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治疗肺热喘咳、痢疾、痈疽、痔疮、牙痛、月经不调、小儿疳积等疾病。此外,《云南中草药》记载其能清热舒筋,治疗大叶肺炎和高血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常用剂量为15~30克;鲜品可用60克捣汁服用。

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于患处,或煎汤熏洗。

脾胃虚寒及无实火者,痈疽已溃者均不宜服。孕妇、儿童慎用


效用分析

清热解毒:鹅肠草能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对于由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活血消肿:鹅肠草能促进血液循环,消散淤血,对于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病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此外,鹅肠草还能舒筋,对缓解肌肉痉挛、月经不调等有一定效果。


常见药方

01、治疗高血压:鹅肠草五钱,煮鲜豆腐食用。

02、治疗痢疾:鲜鹅肠草一两,水煎加糖服用。

03、治疗痈疽:鲜鹅肠草三两,捣烂加甜酒适量,水煎内服;或加甜酒糟同捣,敷患处。

04、治疗痔疮肿痛:鲜鹅肠草四两,水煎浓汁,加盐少许,溶化后熏洗。

05、治疗牙痛:鲜鹅肠草捣烂加盐少许,咬在痛牙处。


注意事项

鹅肠草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以免加重虚寒症状。孕妇、经期女性以及阴虚火旺体质者在使用时需特别谨慎。



审稿专家: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副主任药师 戴雅琴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