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治胆也治胃的良方——温胆汤

发布日期:2025-04-19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管药师 曾安娜

温胆汤溯源

温胆汤溯源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的《集验方》,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对其进行了系统整理。宋代医家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创新性地改良出三个版本,其中卷九、卷十记载的配方(含茯苓)被现代《方剂学》列为标准方剂,成为中医临床常用的祛痰基础方。温胆汤虽名为治“胆”,但亦为治胃良方,秦伯未曾在《谦斋医学讲稿》中指出,温胆汤“以和胃、化痰、清热为目的”。

通过化痰清热、疏通气机,恢复胆胃正常功能,治疗胆胃不和、 胆郁痰扰证。现代研究证实,温胆汤具有调节胃肠动力、改善代谢紊乱、治疗失眠焦虑等多重作用。


组方原理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各二两(各6克),陈皮三两(9克),炙甘草一两(3克),茯苓一两半(4.5克),姜五片,大枣一枚。——《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卷十


配伍特点

本方是在祛痰名方二陈汤的基础上加竹茹、生姜、枳实、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方中半夏燥湿化痰为君,臣以竹茹清热除烦,君臣相伍,温凉相并;佐以枳实化痰消痞,陈皮理气和胃,茯苓健脾利湿,使气顺则痰消,气顺则火降,生姜祛痰止呕,又可解半夏之毒,大枣助茯苓健脾祛湿,又与生姜相配,调和脾胃;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虽方名“温胆”,实则以“调和”为要义,全方温凉并进,不凉不燥,化痰与理气合用,清胆与和胃兼行,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胆胃不和、 胆郁痰扰证。


温胆汤加减及适应症

方剂名

加减

功效及适应症

黄连温胆汤

温胆汤去大枣加黄连

增强清热宁心的功效,适用于痰热内扰导致的头眩心悸、呕恶呃逆等

十味温胆汤

温胆汤去竹茹,加人参、熟地黄、五味子、酸枣仁、远志

养血安神,适用于痰浊内扰,气血不足导致的神志不宁、心烦失眠证

涤痰汤

温胆汤去大枣加人参、石菖蒲、胆南星

涤痰开窍,适用于痰蒙神窍之中风、癫痫

蒿芩温胆汤

温胆汤加青蒿、黄芩

清热利胆、化痰和胃,适合寒热如虐,热重寒轻,口苦,胸闷胁痛,吐酸苦水,小便黄少的患者

柴芩温胆汤

温胆汤加柴胡、黄芩

调脾理肝、 理脾畅气,适用于容易肝火旺,失眠的人群


现代临床应用

01、消化系统疾病

温胆汤虽名为治“胆”,但亦为治胃良方。有研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温胆汤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胃脘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减轻,胃肠动力得到增强。这说明温胆汤能够调节胃肠道的功能,促进消化吸收,进一步验证了其和胃利胆的功效。

02、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在中医里对应“心悸”、“胸痹心痛”等病症,痰浊是主要致病因素。中医理论认为,温胆汤利胆化痰的功效,能够化解痹阻经脉的痰浊,从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03、肥胖

在中医理论里,肥胖与痰湿紧密相连。温胆汤作为祛痰的经典方剂,既能清热除湿,又能健脾化痰,从肥胖的发病机制出发进行调理。临床观察发现,温胆汤对脾虚湿热型肥胖症疗效显著,不仅能降低患者体重,还能改善血脂水平。

04、脂肪性肝病

脂肪肝可归属为“胁痛”、“肝癖”等范畴。温胆汤具有化痰除湿、降浊消痞散结的功效,能标本兼治,对脂肪肝,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05、痛风

痛风可归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是因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痰浊积聚体内而成。温胆汤加味可以明显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痛风性关节患者的临床疗效。

06、糖尿病

中医认为,热毒、痰毒、湿毒是糖尿病的重要病因。温胆汤凭借清热化痰、除湿祛浊的功效,在改善糖脂代谢紊乱方面效果显著,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07、失眠

睡眠问题困扰着许多人。有研究表明,采用灵龟八法开穴配合柴芩温胆汤加减,能明显提升少阳病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08、焦虑抑郁症

焦虑、抑郁属于中医情志疾病“郁证”范畴。温胆汤有疏理气机,调节情志之功效,对焦虑、抑郁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注意事项

1、温胆汤偏于化痰理气,对于阴虚体质者,表现为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不宜长期大量服用,以免损伤阴液。

2、在服用温胆汤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影响药物疗效。

3、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温胆汤前,必须咨询医生的意见。




审稿专家:广东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魏理主任

一审专家:广东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朱莎

二审专家:广东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叶珍珍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