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型头痛,过去也称为“肌肉收缩性头痛”,其特征是头部周围出现持续的、压迫性或紧箍性的疼痛感,通常感觉像戴了一顶很紧的帽子或带子勒住了头部。疼痛通常是双侧的(头的两侧都有),强度为轻度至中度,我国紧张型头痛的年患病率约为10.8%, 40~49岁的患者居多,应该如何用药缓解症状?
小编带你了解中药治疗头痛的新选择:创新中药——养血祛风止痛颗粒。

该款创新中药2025年6月由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为紧张型头痛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该药以我国近代著名经方大师张锡纯的经典中医方剂“升陷汤” 为基础进行加减配方而成。
“升陷汤” 在中医理论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其主要用于治疗大气下陷之证,具有升补宗气、益气固表等功效。养血祛风止痛颗粒在传承我国中医经典方剂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的优化和改良,使其在补气养血、散风止痛方面展现出卓越的疗效。

黄芪、当归、党参、麸炒白术、川芎、防风、升麻、柴胡、薄荷、荆芥、羌活、白芷。
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气香,味微酸。
黄芪:黄芪作为君药,在组方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其性微温,味甘,归肺、脾经。
当归: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
党参: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
其他成分: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补气养血,散风止痛。用于频发性紧张型头痛中医辨证属气血两虚证,症见头痛反复、发作头脑昏沉,以及食少纳呆、自汗、气短、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而弱等。
4袋/每盒 每袋8g (相当于饮片32g)
口服。开水冲服,一次2袋,一日2次。疗程12周。
恶心、胃痛、胃胀、心悸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等肝生化指标升高,血肌酐升高、尿红细胞增加、尿蛋白增加等肾脏生化指标异常,白细胞分类计数异常等。
1、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2、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需在医生评估后慎用。
3、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疾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与基础疾病治疗药物产生冲突。
1、有肝肾基础疾病者、肝肾功能异常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肾相关指标。
2、该药适用于 “气血不足、风邪阻络” 型紧张型头痛,若患者为其他证型(如肝火上炎型,表现为头痛剧烈、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则不适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辨证选择,避免用药不当影响疗效。
3、严格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频次和疗程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延长 / 缩短用药时间。一般而言,中成药调理需一定周期,短期未缓解时不可擅自停药。
4、用药期间若出现皮疹、瘙痒、严重胃肠道不适等过敏或异常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5、用药期间应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诱发头痛的因素,保持规律作息、清淡饮食,有助于提升药物疗效,减少头痛复发。
1、具有独特的优势,从作用机制来看,其组方中的多种中药成分相互协同,发挥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作用。通过补气养血,可改善气血不足导致的脑供血不足;散风止痛则针对风邪侵袭、气血不畅引起的头痛症状,从多个环节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2、在安全性方面,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安全性良好。与长期使用可能带来诸多不良反应的西药相比,其副作用小,患者更容易接受。同时,其疗效持久,通过整体调理机体的气血、经络,有助于减少头痛的发作次数和疼痛程度,从根本上改善患者频发性紧张型的头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养血祛风止痛颗粒为紧张型头痛(尤其是气血不足、风邪阻络型)患者提供了兼具调理与止痛作用的新选择,但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合理使用,并结合生活方式调整,才能更好地实现头痛的长期管理,改善生活质量。用药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明确自身证型与用药方案,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审稿专家: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秦飞 副主任药师
作者: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陈四开
标签 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