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甲羟孕酮片是一种合成孕激素类药物,临床上存在2mg、4mg、5mg、100mg、250mg与500mg多种规格,许多患者因此产生困惑:“同种药品剂量相差百倍?用途有何不同?”
作为药师,将为您揭开剂量与适应症背后的药学逻辑,指导科学用药。

通用名:醋酸甲羟孕酮片
作用机制:醋酸甲羟孕酮是一种孕酮衍生物,具有孕激素样作用及抗雌激素和抗促性腺激素作用。
1. 作用于子宫内膜,能促进子宫内膜的增殖分泌,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抑制垂体前叶促黄体生成激素的释放,抑制卵巢的排卵过程。
2. 高剂量时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间接降低雌激素水平。抗癌作用可能与抗雌激素作用有关。
在大剂量应用时,醋酸甲羟孕酮表现出具有抗恶液质的作用,使得摄食量增加,这种作用可能与其影响能量平衡中枢控制相关。


1. 低剂量2-10mg/日
主要用途:用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通过周期性用药(如10mg/日*5-10天)调整月经周期。
子宫内膜保护:在雌激素替代疗法中(如更年期激素治疗)中联合使用,降低子宫内膜增生风险。
作用特点:通过小剂量孕激素补充,模拟自然生理状态下的激素波动,修复子宫内膜正常生长-脱落周期。小剂量短期使用,副作用较小。
2. 中剂量10-20mg/日
主要用途:子宫内膜异位症:缓解疼痛,抑制异位内膜生长。
痛经或经前期综合征:周期性用药改善症状。
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用于孕酮不足的保胎治疗(需遵医嘱)
作用特点:需根据具体疾病调整用药周期,可能伴随轻度孕激素相关副作用(如乳房胀痛)。
3. 高剂量:500-1000mg/日
主要用途:晚期子宫内膜癌、肾癌;等激素敏感性肿瘤的姑息治疗;
乳腺癌的二线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
恶病质患者食欲刺激,增加体重。
作用特点:超大剂量孕激素可显著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降低雌激素水平,从而阻断激素依赖性肿瘤的生长信号。需严格监测副作用(如肝功能异常、血栓风险),长期使用可能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1. 副作用:
用药后可能出现体重波动、食欲增加、头痛、头晕、颤抖、失眠、呕吐、便秘、恶心、多汗、勃起功能障碍、水肿、疲乏等副作用。高剂量时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血栓风险,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骨质疏松。
2. 禁忌症:
血栓栓塞性疾病(如血栓性静脉炎、脑梗死、心肌梗塞)或有血栓栓塞性疾病史。骨转移产生的高钙血症。肝、肾功能不全。尿路出血。未确诊的性器官出血。激素依赖性肿瘤(如乳腺癌进展期)。孕妇禁用(孕早期应用孕激素可能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有关)、哺乳期女性用药需停止哺乳、初潮前儿童禁用。
醋酸甲羟孕酮片的剂量从2mg到1000mg不等,低剂量用于调经或激素替代,中剂量治疗妇科疾病,高剂量用于癌症。需根据疾病类型、患者年龄及激素状态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严格遵循医嘱,勿因药名相同而忽视剂量差异,避免因剂量错误导致疗效不足或风险增加。
审稿专家: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主任药师 廖亚玲
作者: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药师 殷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