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凶干嘛?你这么凶是因为你肝火太旺了,喝点丝瓜汤降降火气吧,丝瓜汤很补的,多喝丝瓜汤身体好。”
最近,您的社交媒体是否也被一碗清甜的丝瓜汤刷屏了?丝瓜汤梗爆火,并不是空穴来风,丝瓜汤确实能降火,清热凉血,解毒化痰,但肠胃虚寒的人应少吃。 作为一名药师,我想从药食同源和现代药理的角度,带您深挖这根绿色瓜藤背后不为人知的“健康密码”。
一、丝瓜:不只是菜,更是一味传统中药 在中医理论中,丝瓜(通常指丝瓜络成熟后的纤维管束,即“丝瓜络”)性味甘凉,归肺、肝、胃经。其传统功效主要包括: 清热解毒: 适用于热病烦渴、咽喉肿痛。 化痰止咳: 对于肺热咳嗽、痰多粘稠有一定缓解作用。 凉血止血: 可用于便血、崩漏等血热出血症。 通经活络: 著名的“丝瓜络”就是其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 而我们日常食用的鲜嫩丝瓜,则同样继承了其清凉、通利的特性,是夏季清解暑热、生津止渴的佳品。
二、现代营养学视角:丝瓜的“成分说明书”
从现代药学与营养学的角度看,丝瓜的健康益处并非空穴来风,它有扎实的“成分基础”。
1、“低调”的营养宝库 水分充足(>90%): 堪称“天然补水剂”,非常适合夏天食用,能有效补充因流汗而丢失的水分。 富含皂苷类物质: 这是丝瓜带有独特清甜味和滑腻口感的来源之一。部分皂苷具有化痰、止咳的生理活性。 粘多糖与木胶: 这些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滋润肠道、促进蠕动,对预防和缓解便秘有益。 维生素C、B族维生素: 参与能量代谢、抗氧化和维护皮肤健康。 钾元素: 有助于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对抗钠的升压作用,对高血压人群友好。
2、潜在的生物活性 一些研究表明,丝瓜提取物显示出抗氧化、抗炎、抗菌甚至辅助降血糖的潜力。但这多集中于细胞或动物实验阶段,将其直接等同于对人体的“治疗作用”为时过早,更多是作为一种有益的膳食补充。
三、药师提醒: 食用丝瓜的“注意事项”与“药物相互作用” 这是作为药师必须强调的重点!任何食物再好,也需因人而异,适度食用。 1、性味寒凉,脾胃虚寒者慎食 丝瓜性凉,对于平时容易腹泻、消化不良、手脚冰凉的脾胃虚寒人群,过量食用可能会加重症状。建议:烹饪时加入姜片、蒜末等温性食材中和寒性。 2、警惕苦味丝瓜! 谨防“碱糖甙生物碱”中毒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问题!如果丝瓜品尝起来有明显苦味,请立即吐出并丢弃整条丝瓜! 原因: 苦味可能来自一种叫做“碱糖甙生物碱”的毒素(如葫芦素),它不易被高温破坏,误食后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中毒症状,严重者需及时就医。 药师建议: 购买时可选外形匀称、色泽鲜绿的嫩丝瓜,苦味概率较低。烹饪前可用舌尖舔一下切面,若有苦味,果断弃之。
3、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理论推测) 与降压药: 丝瓜含钾量较高,且传统认为有一定“活血通络”作用。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大量食用时,需注意监测血压,避免血压过低。但正常饮食量通常无需过分担心。 与降糖药: 基于其潜在辅助降糖活性的理论,糖尿病患者若大量摄入丝瓜,需注意监测血糖变化,以防出现低血糖风险。同样,常规食用量影响甚微。
四、药食同源小妙方
1、丝瓜鲫鱼汤 经典搭配。鲫鱼健脾利湿,与丝瓜同煮,汤色奶白,味道鲜甜,非常适合夏季暑湿天气,能健脾开胃、补充营养。 2、蒜蓉蒸丝瓜 最大程度保留丝瓜的清甜原味和营养成分,蒜蓉可杀菌、中和寒性。 3、丝瓜络泡脚 将老丝瓜络晒干,煮水后泡脚,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对脚部皮肤也有滋润作用。
结语 丝瓜无疑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夏季时令蔬菜,它的走红有其健康道理。作为药师,我们鼓励大家通过均衡膳食来促进健康,但也需保持理性,不盲目追捧任何“网红”食物。了解其药性、营养价值和食用禁忌,才能让它真正安全地为我们的健康加分。 食物是朋友,不是药物。享受美食的同时,切勿用其替代必要的药物治疗。如有特殊健康问题,请务必咨询医生或药师。
审稿专家:丹江口市第一医院 副主任药师 陈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