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抗HIV药物种类繁多,但几乎都需长期口服,一旦漏服可能导致病毒反弹。
来那帕韦是一种专门用于对抗艾滋病病毒(HIV)的“长效小卫士”,由美国吉利德公司研发,并于2025年1月在中国获得上市批准。该药物提供两种剂型:300mg片剂和463.5mg/1.5mL注射剂,其半衰期长达26周,有效治疗浓度可持续覆盖半年。
这使得患者每年仅需皮下注射两次(每半年一次)或口服固定剂量片剂,无需每日服药,显著提升了治疗的便利性和患者的依从性。
作用机制
来那帕韦是一种HIV-1衣壳抑制剂,通过破坏艾滋病病毒的衣壳结构,阻断病毒复制过程,从而有效对抗艾滋病病毒。与传统抗艾滋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来那帕韦作用于病毒生命周期的多个阶段,为艾滋病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策略。简而言之,艾滋病病毒犹如一个“坏工厂”,持续生产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坏零件”,而来那帕韦能够破坏这个“坏工厂”的关键结构——衣壳,使其无法正常生产“坏零件”,进而有效控制病情。
适用人群
该药物主要用于与其他抗反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治疗当前治疗方案无法实现病毒学抑制的多重耐药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的成人患者。
对于那些经过多种治疗方案仍难以控制病毒,且已产生耐药性的患者,来那帕韦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选择,有望帮助他们重新控制体内病毒。
独特优势
超长效性
相较于普通口服药每日需服用一次,来那帕韦注射液采用皮下注射方式,初始治疗仅需连续注射两次(间隔一个月),随后每六个月注射一次即可(相当于每年两针)。这对于惧怕每日服药、频繁出差或生活作息不规律的患者而言,无疑是极大的“解脱”。
口服片仅在启动治疗的初始 2 周内使用(最多 3 次),之后转为长效注射维持治疗。
强效防耐药性
HIV病毒极易发生变异,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可能导致病毒“进化”出耐药性(即药物失效)。来那帕韦拥有独特的作用机制,且其作用“靶点”与其他整合酶抑制剂(如多替拉韦、拉替拉韦)略有差异,即便是对其他整合酶抑制剂已产生耐药的病毒,来那帕韦仍可能发挥疗效。
广泛适用性
无论是对初治患者(刚确诊尚未接受治疗)、经治患者(曾使用过其他药物),还是对多种药物已产生耐药的患者,只要经检测确认适宜,均可采用来那帕韦进行治疗。
使用注意事项
严格遵医嘱
必须完全依照医生的指示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擅自改变用药方案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病情恶化。
联合用药
通常需与其他抗反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不可单独使用。联合用药能够发挥不同药物的优势,从多个环节对抗艾滋病病毒,提升治疗效果。
副作用及应对
与其他药物相似,来那帕韦也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但目前研究显示其总体耐受性良好。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如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将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郑娟
审稿专家: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副主任药师 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