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非诺贝特这三种药物,大家最熟悉的是它们的降脂作用。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它们还具备一定的降尿酸能力。这一 “隐藏技能” 对很多患者来说意义重大,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讲。
阿托伐他汀
降脂又降酸的多面手
阿托伐他汀属于HMG_CoA还原酶抑制剂,是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主要降低胆固醇。
研究发现,它的降尿酸机制可能与其通过改善内皮功能而增加肾血流量,促进尿酸排泄有关。
在一项临床研究中,180 名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 40mg/d 的阿托伐他汀或辛伐他汀治疗,结果只有阿托伐他汀组表现出血清中尿酸水平的降低,同时尿液中排泄的尿酸增加。
有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能下调血中尿酸盐水平,猜测可能与间接抑制尿酸盐转动体 (URAT1),从而增加尿酸的排泄有关,阿托伐他汀可使尿酸水平下降 6 -10% 左右 。
对于尿酸边缘升高的高脂血症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或许就能使尿酸水平降到合理范围。
瑞舒伐他汀
降尿酸能力不弱
瑞舒伐他汀同样是他汀类降脂药,主要也是降低胆固醇。它能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他汀类中仅逊于阿托伐他汀。
有国内外研究显示,经瑞舒伐他汀治疗后的高血脂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不但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显著下降,血尿酸也明显下降。
其降尿酸的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炎性因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非诺贝特
降甘油三酯与降尿酸的能手
非诺贝特为第二代苯氧芳酸类药物,主要降低甘油三酯。
它可以通过促进尿酸排泄来降低血尿酸浓度,具有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尿酸的作用,尤以甘油三酯及血尿酸降低明显。
非诺贝特主要是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 (PPARα)发挥作用,不过其降低血清尿酸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非诺贝特衍生物通过肾脏旁路途径增加嘌呤及尿酸碎片的清除,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有关。
在《Effect of fenofibrate on uric acid and gout in type 2 diabetes: a post-hoc analysis of the randomised, controlled FIELD study》(The Lancet Diabetes Endo, 2018 )研究中,9795 名年龄 50 - 75 岁的 II 型糖尿病患者参与实验,随机接受 200mg 非诺贝特,每天 1 次或安慰剂,中位随访 5 年,发现非诺贝特可降低 20% 的尿酸浓度,减少 50% 的痛风发作风险 。
虽然这三种药物有降尿酸的作用,但它们主要还是用于降脂治疗,其降尿酸为“锦上添花”的作用,不能完全代替降尿酸药。
在使用时,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具体病情、合并疾病、肝肾功能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监测相关指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主管药师 钟毅斐
审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药学部 邓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