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近日,临床药师查房遇到一个病人,67岁阿叔因不慎被渔网割伤左上肢,导致左上肢肿痛,进行性加重伴有淤紫,最终引起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收治ICU,因进展较快,住院第四天惨遭左上肢截肢。到底是什么“妖魔鬼怪”导致阿叔截肢,通过宏基因测序,找出了幕后“凶手”,就是创伤弧菌。
接下来,一起来认识这位“杀手”吧。
什么是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属于弧菌属。多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水域,具有嗜温性和嗜盐性,自然生长在温暖海水中,水温低于17℃或污染的海水中难以生长,常寄生在贝壳类的海洋生物中( 如牡蛎,蚌等)。
易感人群有哪些?
易感人群包括慢性肝病、长期嗜酒、血色病、糖尿病及癌症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感染途径有哪些?
① 消化道途径:通过生吃或食用未完全煮熟的海产品,如龙虾、蛤、蚌、鱼刺身等,寄生在海产品中的创伤弧菌通过消化系统进入人体;
② 接触途径:因破损皮肤接触到污染的海水或海产品或被海生物刺伤导致机体感染,感染人群以渔民或水产品加工工人为多。
创伤弧菌感染有哪些临床表现?
① 胃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一般较轻;
② 创伤感染:局部表现:早期皮肤症状可不典型,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斑丘疹、荨麻疹、多行性红斑和蜂窝织炎、小水泡或血泡;当组织坏死时出现大片瘀斑、张力升高、水泡或血泡、坏死破溃、皮肤发黑等;全身表现:严重者可进展为脓毒性休克。
③ 原发性脓毒症:表现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及休克等;
④ 其他类型:较为少见,如肺炎、眼内炎、脑膜炎、扁桃体炎、子宫内膜炎等。
如何预防感染创伤弧菌?
① 对于易感人群,建议纠正生活习惯,控制基础疾病,避免生食海鲜,减少海水暴露。
② 职业暴露人群应穿戴防护服。
③ 对于普通人群,日常避免生吃牡蛎及其他贝类等海鲜,完全煮熟后再食用;处理海鲜时,应戴手套,以防扎伤,若被扎伤,应挤出伤口处血液,大量流水冲洗,使用酒精或碘伏等消毒;海边游玩时注意防护,有皮肤损伤时避免接触海鲜或海水。
感染后如何处理?
近期接触海水或食用海产品后出现发热、呕吐、腹泻或肢体感染等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有海鲜或海水接触史,便于医生快速诊疗。
药师提醒:
夏季来临之际,享受海鲜和海边游玩的时候别忘记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哦。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东莞市人民医院 朱芮芮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东莞市人民医院 徐永祥 主任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