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别把湿疹和真菌感染混淆了

发布日期:2025-04-28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武汉市中心医院 梁玉

湿疹与真菌感染均为皮肤科常见病症,二者在症状表现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容易令人混淆。然而,它们在病因、治疗策略以及预防手段方面却有着显著差异。


湿疹与真菌感染的区别

病因

湿疹:病因复杂,多与过敏有关,如接触过敏原(花粉、尘螨等)、食物过敏、环境变化等。此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可能诱发湿疹。

真菌感染:由真菌引起,具有传染性。常见于潮湿环境,如足癣(脚气)、股癣等,多因接触感染源(如共用毛巾、穿不透气的鞋子)导致。

症状

湿疹:皮损边界不清,常呈对称分布,多见于手肘、膝盖、面部等部位;急性期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甚至糜烂、渗出;慢性期则皮肤增厚、苔藓样变;剧烈瘙痒,常因抓挠导致皮肤破损。


真菌感染:皮损边界清楚,常呈环形或多环形,中心消退,边缘有红斑、丘疹、水疱,伴有脱屑;瘙痒明显,但一般无渗出。


诊断方法

最可靠的鉴别方法是通过实验室检查。取皮损鳞屑进行真菌镜检或培养,湿疹结果为阴性,而真菌感染为阳性。


治疗药物

湿疹的治疗药物

外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适用于炎症较重的皮损,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皮肤变薄。

免疫调节剂:
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适用于面部或皮肤薄嫩部位,可减少激素副作用。

保湿剂:如透明质酸钠凝胶,可修复皮肤屏障,减轻干燥。


口服药物: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用于缓解瘙痒。

免疫抑制剂:
如环孢素,用于严重或难治性湿疹,但副作用较大。


真菌感染的治疗药物

外用药物:

抗真菌药膏:如酮康唑软膏、克霉唑软膏,适用于轻度至中度感染。

复方制剂:如复方酮康唑乳膏,适用于伴有细菌感染的皮损。

口服药物:

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适用于广泛或严重的真菌感染。


预防措施

湿疹的预防

避免过敏原:识别并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

保持皮肤湿润:使用温和的保湿剂,避免皮肤干燥。

减少刺激:避免接触化学物品、香料等刺激物。

健康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真菌感染的预防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穿透气的衣物和鞋子,避免长时间潮湿。

避免共用物品:不与他人共用毛巾、鞋子等个人用品。

注意公共卫生:在公共浴室、健身房等场所,尽量穿拖鞋。


结语

湿疹和真菌感染虽然症状相似,但病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截然不同。湿疹多与过敏有关,治疗以抗过敏和保湿为主;真菌感染具有传染性,治疗需使用抗真菌药物。

正确区分两者,对症治疗,才能有效缓解症状,避免误诊误治。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获取专业诊断和治疗建议。





审稿专家:武汉市中心医院 副主任药师 赖永继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