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夏季节,棣棠花常点缀于公园和庭院之中。其花朵娇小玲珑,惹人喜爱,然而,许多人或许并不了解,这朵看似普通的小黄花在药学领域同样具有独特的价值。
棣棠花,又称“黄榆叶梅”或“地棠”,是蔷薇科棣棠属的一种金黄色小花灌木。
棣棠花以其根、茎皮、叶和花作为药用材料。
传统中医药中常使用其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朵,通常在春季采摘后晒干以备后用。
现代研究发现,棣棠花含有黄酮类、鞣质、挥发油、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作用。
1. 清热解毒
根据《中华本草》等中医典籍的记载,棣棠花性平,味微苦涩,常用于缓解感冒引起的咳嗽以及咽喉肿痛等症状。
2. 利湿消肿
中医典籍指出,棣棠花具有治疗湿热黄疸和小便不利的功效。其茎皮煎服曾被用于缓解水肿症状。
3. 活血止痛
棣棠花外用时,可将鲜叶捣碎敷于跌打损伤处,或煎汤熏洗风湿疼痛部位,有助于消肿止痛。
取3-5朵干燥棣棠花,用沸水冲泡,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蜂蜜。此饮品适合轻度咽干或内热体质者饮用,但不宜长期服用(注意:体寒者应谨慎使用)。
将新鲜棣棠花捣碎后外敷,可帮助缓解蚊虫叮咬引起的红肿(皮肤敏感者建议先小范围测试)。
此外,将鲜叶捣碎敷于跌打损伤处,或煎汤熏洗风湿疼痛部位,有助于消肿止痛。
将花蕾晒干后,与薏米、赤小豆一同煮食,可辅助调理轻度水肿(具体使用需遵医嘱)。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应避免使用。
体虚怕冷、脾胃虚寒者需谨慎使用,因其可能加重腹泻症状。
对花粉过敏者需注意可能引发的接触性过敏反应。
棣棠花的使用需严格遵医嘱。通常,花的用量为1-3钱,茎叶为3-6钱。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不适。
棣棠花容易与“金丝桃”混淆,但两者的功效不同。
棣棠花:主要功效为清湿热,常用于治疗呼吸道和皮肤问题。
金丝桃(贯叶连翘):含有金丝桃素,具有抗抑郁作用,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光敏反应。
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建议在使用前咨询专业中医师或药师。公园中生长的棣棠花可能喷洒了农药,切勿自行采摘。
棣棠花作为一种传统药用植物,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对日常小病痛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然而,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应咨询中医或药师,以确保其使用不会与个人体质产生冲突;其次,它不能替代正规医疗治疗。毕竟,路边的“黄金花”虽美,却无法与专业的“健康守护”相提并论。
审稿专家: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副主任药师 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