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南沙参

发布日期:2025-09-28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林颖敏

【来源】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后趁鲜刮去粗皮,洗净,干燥。


【性状】

本品呈圆锥形或圆柱形,略弯曲,长7~27cm,直径0.8~3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凹陷处常有残留粗皮,上部多有深陷横纹,呈断续的环状,下部有纵纹和纵沟。顶端具1或2个根茎。体轻,质松泡,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多裂隙。气微,味微甘。


【炮制】

除去根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与归经】

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胃阴不足,食少呕吐,气阴不足,烦热口干。


【用法与用量】

9~15g。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效用分析】

南沙参味甘微寒,入肺经,功似北沙参,也能清肺热养肺阴,养阴清热之力虽不及北沙参,但还能益肺气、化痰,既可用于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干口渴,又可用于风温燥邪侵袭肺卫,灼伤肺阴所致的咳嗽少痰,口渴咽干,还可用于肺痨咳嗽,症见干咳无痰或少痰,甚则痰中带血、潮热盗汗等,尤善治气阴两伤的干咳痰黏,气短喘促等。

南沙参味甘微寒,入胃经,能清胃热、养胃阴、益气,用于温热病邪热耗伤气阴,症见咽干口渴、食少呕吐,乏力等。


【配伍应用】

1、南沙参配麦冬

南沙参善养阴清肺,麦冬养阴润肺。两药配伍,协同增效,可增强清肺热,养肺阴的作用,适用于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干口渴等。

2、南沙参配桑叶

南沙参长于养阴清肺,化痰;桑叶善于清肺润燥,止咳。两药配伍,可增强清肺润燥,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风温燥邪侵袭肺卫,灼伤肺阴所致的咳嗽少痰,咽干口渴等。

3、南沙参配生地黄

南沙参长于养阴清胃,生津止渴;生地黄善于清热养阴,生津止渴。两药配伍,可增强清胃热、养胃阴而生津液的作用,用于温热病邪热伤津,或胃阴不足,口燥咽干,烦热口渴等


【鉴别应用】

1.南沙参与北沙参

沙参原指南沙参,现分为南沙参和北沙参两种。

南沙参为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轮叶沙参或杏叶沙参的干燥根,各地均有野生,以安徽、江苏、四川等地产量尤大;

北沙参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主产于山东等地,多系栽培品种。

两者均具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之功,同治肺热燥咳,津伤口渴。然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之功不及北沙参,故燥咳无痰、阴虚劳嗽及胃阴伤甚者多用北沙参,而南沙参兼能化痰、益气,适用于肺热燥咳、劳嗽有痰及气津两伤证。

2.南沙参与人参

两药均具有益肺气、生津止渴之功。然人参性温、且补气作用较强,南沙参性偏寒,以养阴清肺为主,补气之力较缓。


【方剂举隅】

1、桑杏汤(《温病条辨》)

药物组成

桑叶、杏仁、沙参、象贝、香豉、栀皮、梨皮。

功能与主治

清宣温燥,润肺止咳。适用于外感温燥证所致的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者。


2、益胃汤(《温病条辨》)

药物组成

沙参、麦冬、生地、玉竹。

功能与主治

养阴益胃。适用于胃阴损伤症见胃脘灼热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结,或干呕、呃逆,舌红少津,脉细数者。


3、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药物组成

沙参、麦冬、桑叶、玉竹、天花粉、白扁豆、甘草。

功能与主治

清养肺胃,生津润燥。适用于燥伤肺胃所致的咽干口渴,或热,或干咳少痰。


【成药例证】

1、参贝北瓜膏

药物组成

北瓜清膏、党参、南沙参、浙贝母、干姜。

功能与主治

益气健脾,润肺止咳,止咳平喘。用于气阴两虚,痰浊阻肺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津少。


2、胃安胶囊

药物组成

南沙参、白芍、石斛、黄精、山楂、枳壳(炒)、黄柏、甘草。

功能与主治

养阴益胃,柔肝止痛。用于肝胃阴虚、胃气不和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脘隐痛、纳少嘈杂、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数。萎缩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3、健儿素颗粒

药物组成

党参、白术(炒)、薏苡仁、南沙参、麦冬、白芍、稻芽(炒)、诃子。

功能与主治

益气健脾,和胃运中。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疳证,症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满腹痛、面黄肌瘦。


【本草摘要】

1.《本草纲目拾遗》“止嗽宁肺。”

2.《药性通考》“补阴泻火,专补肺气,清肺养肝,兼益脾胃。”

3.《本草正义》“清肺胃之热,养肺胃之阴。”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